大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3.01.2016  10:55

   2015年,大通县教育事业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推动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新跨越……2016年,全县教育系统将全面落实《大通县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大通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大通教育发展实施方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5

  亮点突出教育工作实现新跨越

  【亮点一】“三基”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谐美丽校园建设、教师基本能力建设;实行台账制管理,完善各类工作制度。

  【亮点二】创建4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面开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管党治党工作,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承诺活动。

  【亮点三】40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命名挂牌——着力打造园林小学等4所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教育局被授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模范集体、示范机关。

  【亮点四】教育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重点制定和完善《大通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方案(试行)》、《大通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对学校评价从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成绩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亮点五】新建103项教育建设项目——2015年在建教育建设项目共110项,其中续建项目7项,新建项目103项。重点实施了37项“全面改薄”等项目。

  【亮点六】完成各类师资培训3489人——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充分发挥教师培训基金的作用,其中培训校长125人,赴省外培训共691人。

  【亮点七】青海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计划投资3876万元,建设计算机教室116个,班班通教室1293个,配备语言设备305台。

  【亮点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不断创新校企、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拳头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提高了中职生的创业能力和高职升学率。

  【亮点九】高考成绩上线率首次达到100%——通过卓有成效的教科研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提升,各阶段学生整体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2016

  提供智力支持促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三基”建设——在巩固“三基”建设“两年见成效”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四年上台阶”的开局工作。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创建5所廉政文化示范点。

  创新教科研工作模式——以教师“研训一体”培训和学校教学质量检测为抓手,构建课题研究工作体系,建立以学科组为基础的学科教研基地,推进课堂高效化进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校长论坛的专业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实效。

  落实重点教育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2954万元实施教育建设项目45项,新建校舍105406平方米,改建校舍1181平方米。

  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县城和农村学校校舍不足,体育运动场馆缺乏等问题,全面实现办学条件等8项指标达标。

  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积极创建17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重点落实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项目。

  创新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办学效益,保障就业水平。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实现升学与就业两手并举。

  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安全隐患风险评估,加强“三防”建设和安全教育,强化部门联动,维护教育安全、和谐、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