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教育:擎起明天的希望

10.09.2015  10:07

    近年来,大通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特别是教科研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成果丰硕,不断助推大通教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并逐步进入正轨。

  注重教研水平

  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做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全面发展。近几年,大通县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想方设法加大教师培训与培养力度,每年县财政拨出近28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近三年,组织各级各类培训共16268人次,其中仅2015年上半年累计培训2500人次。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积极发挥优秀人才力量,引领示范带动各学校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依托“校本教研”,引领学校健康发展。认定各类县级优质课3000多节,通过“展、评”遴选先进,培植典型,推广经验,促进内化。近805份有关学科教学设计、案例、课件设计参加县、市、省级评比,组织近2100份有关学科教学论文参加县、市、省、国家级评比,组织350人次参加县、市、省、国家级说课、讲课比赛,在以上各项业务竞赛中,获奖率达70%。

  ●加强课题研究,力促教师专业成长。近三年,共有市县级课题结题246项,正在实施的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3项、县级小课题267项。这些课题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改革评价办法,助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制定出台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大通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方案(试行)》。近三年来,上线率由2013年的99.8%上升到100%,本科率始终保持在67%左右,重本率由2013年的33%上升到35%,培养文理科状元4人,文理科总分排名始终稳居在全省第六名左右,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近三年始终保持在7人左右,总分600分以上的考生由2013年的9人增加到今年的26人,进入全省前10名的考生始终保持在4人左右,进入全省前100名考生有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的26人。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得到了社会、家长及领导的认可。

  创新办学模式

  拓宽内涵发展道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通职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宗旨”,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通过校企合作来推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建设方面,大力培养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大力研究和探索“联合办学、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有效扩大办学规模。到目前为止,大通职校与西部矿业、桥头铝电、青海省农商银行、大通豪鹏汽贸有限公司等33家省内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确保了学生就业门路宽、渠道畅、质量高。

  ●加大投入,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多年来,学校累计争取和自筹资金2845万元,建成实训楼、综合教学楼及学生公寓、食堂、水厕等基础设施。先后争取、自筹资金1670万元,用于专业设备的购置、信息化教学及其它教学设备。

  ●强化协调,学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学校依托省内外经济产业园区和周边企业平台,组织相关人员到企业实地考察,确定诚实守信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定位为我省大中型国营企业。目前,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就业情况稳定,毕业生每月工资最高达3500元,月平均工资达2800元。

  社会参与

  共创教育事业美好未来

  “众人划桨开大船”。大通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2015年4月,大通农商银行为大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年捐助希望教育基金100万元,用于教学成绩奖励、教科研经费、名师工作室经费。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大通县奖励小学抽考成绩奖较好的15所学校(包括职校和中心幼儿园),奖励金额20万元;奖励中考成绩优秀的学校16所,奖励金额20万元。

  奖励高考成绩优秀的学校7所,奖励金额45万元。同时,对159名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为发挥名校长、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成立了1个名校长工作室、3个名师工作室,并给予经费支持,用于交流学习、举办研讨会等工作。

  依托项目建设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13年以来,共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09项,新建、在建校舍总面积达12.6万平方米,规划投入资金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404万元,省级资金1.5亿元,市级资金400万元,县级自筹资金8432万元。其中,2015年上半年实施项目41项,计划新建校舍面积20809平方米,总投资13547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30万元,地方自筹9517万元;其中全面改薄37项,新建面积20159平方米,总投资4603万元,省级资金3910万元,地方自筹693万元;幼儿园1项(青山乡青山村幼儿园),投资150万元,新建园舍650平方米;大通二中校园改造和朔山学校室外工程各1项,投入贷款7000万元;电力线迁改工程1项,县级资金1794万元。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开工建设或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截至7月底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56万元。2015年下半年新下达项目23个,计划新建校舍面积27407平方米,投入资金698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92万元,省级资金3714万元,县级自筹资金880万元。

  改革供餐模式

  安全实施营养计划

  ●积极改革供餐模式。根据国家和省学生营养办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兄弟区县的经验和做法,确定“逐步实现学校食堂供餐为主,其它供餐方式为补充,并最终实现全部食堂供餐”的工作思路,倡导食堂供餐。

  ●学校食堂大宗食材实行“四统一”定点采购。学校食堂所需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材,由县政府通过招标确定12家定点采购供货商。目前还未达到食堂供餐条件的学校,由政府确定1家营养餐统一配送企业,以课间加餐的形式为学生增加营养。

  ●努力改善学校食堂硬件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加速学生食堂建设,不断改善供餐条件。目前,全县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率达95%,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达99%以上,6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被评为“大通县示范食堂”。

  ●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为检查营养计划落实效果,实时监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县营养办与县疾控中心每年对极乐乡中心学校(民族聚居区)、向化乡中心学校(脑山地区)、景阳学校(川水地区)一至九年级共1200多名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工作。

  完善管理体系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

  近年来,大通县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全县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和幼儿入园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1.6%,一年入园率97%;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整改,公交和非校车运营已全部取缔,现有60辆幼儿校车全部符合国家《校车安全条例》规定标准,且准驾相符,全面杜绝了超载现象;幼儿园等级标准得到较大的提高,现有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3所,省级一类园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