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新添堡的农民画

17.08.2016  21:40
来源:海东时报

  农民画:《吉祥新春

  农民画:《花儿与少年

  农民画:《打山灰

  大通农民画家互相点评作品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新添堡村,被誉为大通农民画“创作基地”。这些农民画家们笔下的作品,风格奇特,手法夸张,充满浓郁生活气息,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民画里的和美生活

  灶膛里,柴火正旺。两位穿着尕布鞋、花棉袄的农家大嫂,一个正将擀面杖伸进锅中搅动,另一位怀抱盛满豌豆面的升子,不断将面撒入锅中,豆面搅团的香味溢满厨房,连小花狗也静立一角,仿佛等待着搅团出锅大快朵颐。腊八节大家要吃搅团,过了腊八就接近年了,乡村的“年味儿”顺着搅团的清香冉冉升起。这是《撒搅团》的画面场景。

  一鏊金黄金黄的“炉馍馍”又要出炉了!两位土族大姐正小心翼翼抬起布满火灰的大鏊盖。这“炉馍馍”可是农家过年前必备的“年馍馍”,已经出锅的“炉馍馍”如金黄的花朵开放。其间土火锅、水缸、蒸笼、木桶、罗儿、铝锅……这些亲切的老物件牵扯着每个人的乡愁。这是《炉馍馍》的画面场景。

  八位面目俊朗、身形彪悍的小伙子动作各异,将一条盘曲的彩色长龙舞得上下翻飞;擂鼓的、打镲的、吹奏的,劲道十足;“胖婆娘”、“拉花姐儿”……各类社火人物甩起红绸、舞起灯笼、摇动绸扇。尺幅之内, 22个不同人物把画面装扮得热闹非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庆丰收》的画面场景。

  雄狮起舞,鞭炮齐鸣,大红灯笼成排挂起。土族阿哥和阿姐身着艳丽的服装扭起秧歌,羽扇摇动,灯笼舞起,一个神采飞扬,一个粉面含羞。新时期农民的幸福生活伴着新春的雪花飞出画面,这是《吉祥新春》的画面场景。

  新添堡村的创作基地

  2007年,大通农民画被列入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61岁的村民刘成社是大通农民画的传承人之一。问及新添堡村农民画发展的历程,他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县文化馆艺术馆员顾军的热心关注下,新天堡村村民、第一位农民画家朱锦忠开始农民画创作。刘成社与朱锦忠当时都是村里的油画匠,走村串户给附近村民油漆绘画箱柜、棺材。1972年,在朱锦忠的引导下,自小喜爱绘画的刘成社走进农民画创作队伍。

  在省群众艺术馆赵继光、大通县文化馆顾军、秦环玉等老一辈画家的关注支持下,农民画创作者们不断接受省、市、县各种规格的培训教育,绘画水平不断提高,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最难忘是的1991年冬天,我们新添堡村举办第一届农民画‘家庭学习班’。”刘成社说。那年邀请赵继光、秦环玉、陈荣满等画家到家中为村里的30多名男女青年农民画爱好者授课。培训在朱锦忠家中举行,天气冷的时候,大家在朱锦忠的“画室”里,围着“画案”听授课老师讲解示范;天气好了,大家就围坐在院子里听老师讲课。这次培训改变了大通农民画的传统画风,尤其是在表现技法、画面背景、色块处理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近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征集到了五六十幅学员作品在村小学举办画展。“画展当天,村里来了许多人,包括省市县文化部门的专家,各路记者,赶来看画展的群众……村民们头一回看到那么多小汽车开进村里,许多村民开始理解什么是农民画,并为自己的村子骄傲。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刘成社笑着说。“家庭学习班”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男女青年加入到农民画的学习创作中来。

  1992年,朱锦忠家中继续举办了第二届农民画“家庭学习班”,学员增加到40余人,附近黄家寨、景阳等乡镇的农民画爱好者纷纷赶来参加培训,培训后又举办了一期学员作品展览。《夯歌》《强藏毯》《磨房》《采石》等优秀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大通农民画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期。新添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通农民画“创作基地”。

  大通新添堡农民画第一人朱锦忠是《炉馍馍》和《庆丰收》的作者。出生于1950年的朱锦忠自幼喜爱绘画,农家土墙、木板壁、田间的土崖头都是他小时候的画板。虽然只读过一年小学,但是凭借对绘画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学习,朱锦忠成长为中国农民画创作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农民书画一级画师。1979年,朱锦忠的作品《工地炊事员》《洋芋丰收》入选全国首届农民画展。1995年,他的代表作《卖花女》获得“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巾帼画展”金奖,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西红红》《炉馍馍》等22幅作品先后被加拿大、日本国际友人收藏。朱锦忠的绘画创作不仅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兄弟子侄,还带动了村里许多热爱绘画的村民投入到农民画创作中来。

  受大哥影响,朱锦忠最小的弟弟朱锦明同样从小喜好绘画,后来考入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国画专业。如今,朱锦明已成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业余时间,他仍然要画一些农民画。朱锦明说尽管大哥英年早逝,但他对自己绘画事业的影响是终身的,现在继续坚持创作农民画的原因就是想将大哥的事业传承发展下去。“年味儿”十足的农民画《吉祥新春》就是朱锦明的作品。

  今年53岁的史家星是另一位大通农民画传承人,他是朱锦忠的学生之一。史家星的农民画作品创作思路开阔,笔调夸张大方。“年味儿”农民画《民间作坊》和《喜闹新春》就是他的作品。《喜闹新春》在“全国百县农民画精品邀请展”中获得银奖,作品由浙江省美术馆收藏。史家星已经在县城购房居住,并在宁张公路二十八公里处开设“大通家星工艺书画社”。近年来,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史家星经常受邀到各乡镇新农村绘制文化墙,他常常把农民画的艺术特色融入文化墙的绘制,受到大家的欢迎。

  喜忧参半的今天与明天

  大通农民画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涌现出一批农民画创作人员,形成了以新添堡村为中心的农民画“创作基地”。大通农民画广泛吸收,借鉴年画、皮影、剪纸、刺绣、雕刻、卡通画等艺术表现手法。造型夸张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内容丰富,直率地表达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充满欢乐美好的气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0世纪80年代初,大通县文化馆开始举办农民画学习班,每年组织全县农民画作者和绘画爱好者学习一个月,邀请马西光、贾允中等省级专业画家授课,还几次组织农民画作者朱锦忠等人赴陕西户县学习交流农民画创作,这些学习培养活动对大通农民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后农民画创作技法开始由写实向装饰性转变,尤其是人物趋向了民族性,大通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色彩服饰为农民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通农民画受到经济大潮冲击。农民画创作耗时费力,收入微薄。作者们面临若想发家致富挣到钱,就很难再坚持农民画创作的两难境地。一些作者放下画笔寻找生财之道,另一些则长期清贫坚守。1997年,大通农民画家朱锦忠以浓郁的土族特色和平面造型,明快、华丽、鲜艳的色彩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在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奖,再次证明了大通农民画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一些老农民画家陆续离世,目前大通农民画创作人员只剩11人,其中9人是新添堡村民。谈及今后大通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大家无不忧虑。

  如何创新大通农民画的传承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和从事农民画创作;除了以往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能不能在职业学校开设课程将农民画纳入职业教育;能不能把农民画创作培训像“阳光工程”一样抓起来,定期邀请专业画家培训指导农民画作者的创作;如何让农民画成为新添堡村的文化品牌,以团队的力量寻求农民画的发展出路;如何让农民画创作者们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让农民画走得更远……

  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注视起来并付诸实施。但愿这些农民画家们能早日实现“绘画理想”与“致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