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河水的“最后一公里”

21.11.2019  09:35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报道)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乐章,正如大通河,承载了青海人跨越半个世纪的梦想。

  这是一个关乎于湟水谷地现在与未来发展的水利工程——“引大济湟”,青海“一号”水利工程。一个因大通河而诞生的民生希望工程。

  在其可行性报告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引大济湟”工程位于青海省东部,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的建设,将水资源较丰富的大通河水,穿越达坂山引入较贫水的湟水流域,缓解湟水流域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湟水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为了这个工程早日建成,为了能改变“靠天吃饭”的日子,海东市乐都区春洒村村民郭维才等了13年。

  13年前,一则好消息传到了春洒村中:“2006年9月,‘引大济湟’的重要组成部分——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此工程途经我省东部湟水河流域北岸的浅山干旱地带,总干渠长116.42公里,支渠长289.38公里,主要补给沿线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兼生态建设用水,控制灌溉面积2万公顷。

  滚滚大通河水将通过“引大济湟”流入村子中,“靠天吃饭”的山地成为水浇田,郭维才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11月14日,全省冬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启动。此次会展旨在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补齐农田水利短板,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水利保障。图为由村民组成的”突击队”在大会战现场。

  2019年11月14日一早,这个67岁满脸沧桑的农民来到自家层层梯田里,与上千人组成的“突击队”一起,参加全省冬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他知道,今天大会战过后,水管将铺设到自家田地,明年开春耕种时山地也将变成水浇地,田地有了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也不用“看老天眼色”,收成还会翻番。想到此处,他干裂的嘴唇笑开了花,干的更加卖力了。

  曾经春洒村的村民就有过这样“种地难”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因为干旱降水少,庄稼颗粒无收,很多村民只能选择背井离乡,“逃荒”到海西州格尔木、香日德等地。不忍背井离乡的郭维才只能忍受着这种日子,守着自家20多亩山地,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13年后的今天,水利工程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将水直接引到田间地头,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这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一种美梦成真的感觉。

  大通河水流进了田间地头,流进了村民心中,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春洒村,因滚滚大通河水的流入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天,在大会战现场,海东市有关领导这样告诉记者,不仅是春洒村,整个海东市作为最大的受益区,将通过工程获得1.6亿立方水量。其中20%用于城乡居民的人居饮水,60%用于农田灌溉,20%用于林业灌溉,其中光农业收入预计能增加六个亿。此外城市群及旅游业发展也将随之提档升级。

大通河从天峻草原汇集成源后奔涌不息,一路向东,直至汇入青海东部门户民和县湟水河流域。图为大通河门源段。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青海人就梦想着将富余的大通河水引入湟水河。1958年,省委决定兴建“引大济湟综合利用工程”,位于达坂山的调干总渠正式动工。但终因投资规模庞大、设备落后、人员不能保证等原因于1959年8月被迫停建。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8年5月,“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张伟峰介绍,工程主要由“一总、两库、三干渠”组成,分别是调水总干渠,石头峡水库、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工程。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为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二期为调水总干渠、北干渠二期、石头峡水库;三期为西干渠。

2016年12月14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正式通水。图为总干渠引水枢纽(摄影:马生录)

  从工程总体布置图上看,从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通河引水,通过调水总干渠穿越巍峨陡峭的达坂山,将水引入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的黑泉水库,在此又将引水分为两路。一路由黑泉水库北行,经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区、乐都区,最终到达海东市乐都区马场乡。另一路由黑泉水库西行,南至湟中县甘河工业园区。整个工程将保障西宁、海东城市群300多万人口的供水安全,提高沿线22座城镇的供水量和保障率。目前,除引大济湟北干二期工程和西干渠工程正加紧建设步伐外,工程其它项目都已经建成投入运行。可以看到,未来大通河水还有很多个“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得到解决。

  而纵观全省,不仅仅东部地区需要解决用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秋收时节,“引大济湟”水利工程调水西干渠下,农民抓紧农时,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摄影:谈林明)

  受高原特殊区位制约,青海水情十分特殊,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天上缺水、地上有水、贡献了水、用不到水”。具体讲,天上缺水,青海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91毫米,年降水量的75%集中在6-9月,大多是暴雨、洪水,难以利用。地上有水,全省水资源总量排全国第15位;人均水资源量1.1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5倍,居全国第2位。贡献了水,每年为中下游地区输送近600亿立方米纯净的优质水。长江水量的1.8%、黄河水量的49.4%、澜沧江水量的17%、黑河水量的45.1%均来自青海,有力支持了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不到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4.2%,留不住水、调不动水、用不到水的问题十分突出,人口聚集、经济相对发达的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缺水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治青方略、水为大政”,要做好水的文章,首先要解决“主要瓶颈”,更要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上做足文章。

  不仅在青海省东部,在我省柴达木盆地内,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以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打造。作为基础战略资源的巴音河水,因原有水利设施陈旧和投入不足,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一些地区却只能忘“水”兴叹。图为破解海西“生存之水”“发展之水”的海西州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

  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青海在重大水利工程方面科学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旬,全省水利投入累计达到758亿元,以大中小型水库和“引大济湟”为代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有效保障了供水安全。引黄济宁、三滩引水、引通济柴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较为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初步形成,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能力持续增强。

  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青海统筹推进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柴达木盆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7.3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万平方公里。

  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青海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编制实施了青海省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河湟地区、三江源、环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四大分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重要规划,供水安全、防洪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整治等30多项专项规划,形成了全覆盖、多领域的水利规划体系。

图为因“引大济湟”水利工程而受益的乡村。

  大通河水的“最后一公里”,其实是青海水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关乎全省上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更是青海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国家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的“最后一公里”。

  滴水见江河,也见初心。这“最后的一公里”青海不仅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还要保护好“中华水塔”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要在用上、用活、用美、用妙水上谱写新的篇章。用上水重点体现在以重大水利工程来解决全省工程型缺水问题;用活水在于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和水利改革;用美水在于河湖长制、水土保持,水生态、水环境的改善;用妙水在于水文化、水科技和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做好这些工作,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最终的结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大通河水流进了田间地头,流进了村民心中。(摄影:张多钧)

  2019年,青海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治水兴水重要论述精神,与时俱进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积极融入全省及全国总体发展布局,全面落实“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及水利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切实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走上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青海特色的水利高质量发展道路。

  江河奔腾,全省上下初心不改。

  这一年,青海600万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用上、用活、用美水的同时,保障了600亿立方一江清水向东流。

  这一年,许许多多的郭维才改变了靠天过日子的历史,这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回望过去,放眼明天,青海信心满怀。

  这一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三江源头的水文章如何写进一步厘清了思路。

  我们期待着许许多多的“最后一公里”,能够流进幸福的河流,流进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