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德青稞酒联合央视展现青藏高原优秀民族文化

18.03.2017  03:10

  ——央视报道西藏第一块农田开耕仪式

  根据藏历历法,2017年3月16日,为今年的西藏开耕节,今年的开耕节在“西藏第一块农田”所在地——雍布拉康举行。作为西藏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节日,今年的开耕节,中央电视台受天佑德青稞酒公司之邀,特意来到开耕仪式现场,通过镜头,向全国人民介绍西藏特有的传统农耕文化。同时也通过新闻报道,展现这块古老农田如何通过天佑德青稞酒公司的产业开发,提升当地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春耕第一犁 开耕仪式现场 天佑德青稞酒与当地村委书记签订租地种植合同  

  天佑德青稞酒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多次联合中央电视台宣传西部传统民族文化。2017年春节,天佑德青稞酒联合中央电视台,将青海互助土族民俗风情搬上电视屏幕,并在央视除夕重点栏目《一年又一年》中播出。而本次西藏开耕节,除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还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西藏电视台、青海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及省级重点媒体参与报道。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在雅砻河岸出现了西藏地区第一座村落,见证了西藏先民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的转变。而雍布拉康山脚下的一块良田,则在藏族开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块良田也就是“萨热索当”。

   传承——传统农耕习俗保留至今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萨热索当”作为西藏第一块农田,依然坐落在雍布拉康山脚下,见证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变化。而随着“萨热索当”一起传承下来的,便是藏族群众的农耕文化。

  在今年开耕节现场,藏族群众依然遵循着古老的开耕节仪式,身着盛装,手捧洁白的哈达,高举青稞美酒,踩着欢快的舞步来到田间地头,进行煨桑仪式,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早些年,是用两头牦牛开耕犁地,而如今换成了“铁牛”(农机设备),依照传统,“铁牛”便开始了春耕“第一犁”。而藏族群众,则在“铁牛”犁过的田地里,排起长队,对土地进行全面翻耕,一边劳作、一边歌唱,迎接新一年的耕作。春耕仪式结束后,藏族群众在田地中围成大圈,跳起欢快的锅庄,一同庆祝这欢乐的节日。

   发扬——古老农田焕发现代农业新生机

  2014年,“萨热索当”与天佑德青稞酒结缘,这片古老的土地盛产的青稞,用于酿造青藏地区独特的产品——青稞酒。近几年,“萨热索当”周围的种植面积已大幅拓展,现已达到800多亩,直接为100多户村民带来创收,以前农户每亩地的收入平均500元,自从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之后,每亩地收入1300元,公司相继为农户创收160多万元。天佑德青稞酒与当地政府及村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加农户”的经营形式,真正做到了农户收入的稳定增长。天佑德青稞酒依托市场发展,整合上游产业资源,开创出高原农业产业化道路,不但创造出经济效益,客观上也推动了青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在当天开耕节仪式现场,天佑德青稞酒公司领导也向当地特困户、贫困学生及部分80岁以上老人捐赠生活物品及发放红包,通过这种方式向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民致敬。

萨热索当是西藏第一块农田的名字 盛装装扮的铁牛 央视报道开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