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就在身边】青海新闻网系列报道四 爱心锻造亲如己出之情——“爱心妈妈”李兆霞

05.03.2017  16:11

  

  “爱心妈妈”李兆霞。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马广祺  摄影报道)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一声声响亮的口号随着时间的涟漪,已漾过五十载。如今,雷锋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扶危济困、无私付出,雷锋的精神丰碑依然屹立在岁月的长河里,永不磨灭。

  李兆霞,就职于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办公室,分管全局系统财务会计工作。提到李兆霞,周围同事对她的评价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给了我不少荣誉,其实我并没有做多少事情,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单薄的,能有如今的成果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面对记者的镜头,李兆霞谦虚地说到。

  2013年,在西宁市妇联开展的“大手牵小手、爱心伴成长”、“爱心妈妈”牵手励志学子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李兆霞积极报名参与,主动当起了大通县塔尔镇东庄村贫困学生马晓颜的“爱心妈妈”。在走访了解马晓颜同学家庭情况时,了解到该家庭是贫困双女户,父亲早年外出打工,后因车祸去世,母亲王春花独自一人以微薄的农业收入赡养着86岁的老公公,抚养着两个女儿。

  “当我到王春花家时,发现他们住在山坡顶上一所土房里,窗户是由木板钉成,能称为家具的只有两张炕和两个面柜。土房子也已成为危房,随时有倒塌的可能。”面对王春花家一贫如洗的困境,李兆霞心头一酸,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一家人脱贫致富。

  在了解到王春花家虽享受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却因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无力为政府新建的框架房安装门窗,无法入住的情况后,李兆霞当场捐款3000元,并为这贫困的母女奔走呼吁,积极向局领导汇报,向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发出了捐款倡议。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她的积极努力下,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共捐款9070元,为王春花家的新居安装了门窗,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为了帮助王春花一家更快搬入新家,2013年9月李兆霞通过市红十字会筹集到帮扶资金5000元;2014年6月在大通县“信合杯”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与镇政府密切配合,将王春花推荐为孝亲敬老模范,争取奖励资金2000元;同年9月在第二届西宁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王春花被评选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争取到奖金5000元。通过以上这些资金的帮助,王春花相继完成了房屋的粉刷、室外封闭、厨房的瓷砖以及围墙的修建等工程,一家四口终于顺利入住新房。

  2014年夏末,在王春花四口搬入新家不久,他们原先在山顶上的房屋就被当年的一场洪水冲塌了,“如果我们当年没有及时筹到钱,说不定他们家会在那场洪水中受到更大的打击!”说起当年的经历,李兆霞仍心有余悸。

  说起王春花,李兆霞对她的评价是吃苦耐劳,有想法,还很孝顺。“帮钱只能帮助一时的困难,解决不了长久的问题,所以我们就与一些老板合作,其中有一位热心的养鸡场老板送给王春花200只鸡,并给她捐款1万元钱,用于建设鸡舍。”王春花勤劳肯干,她将这200只鸡进行放养,自由生长的鸡仔长势良好,入冬之前便将这批鸡卖了个好价钱,随后又用赚来的钱买了四头牛,现在王春花家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每逢六一儿童节,李兆霞都会去看望王春花家的小姑娘。她说,第一次见到这两个女孩时,她们很内向,也不爱和人交流,但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这两个小女孩的性格也有明显的改变,不但活泼了,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两人都获得了学校的三好学生。每每谈起王春花一家人,李兆霞就像是在说自己家的事情一样,家里的大事小情没有她不知道的。她说:“无论是捐款还是教技术,只要是我能帮上忙,我都愿意干!”

  看着王春花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李兆霞打心眼里高兴。她说:“如果今年王春花能顺利卖出培育的松树树苗,她们家就基本可以脱贫了。我不会和她断了联系,我会继续帮助她还有她的孩子。”李兆霞还打算今年六一儿童节时将王春花的两个女儿接到西宁,带她们到处去玩玩,她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采访结束时,李兆霞再三叮嘱我说:“能帮助王春花一家脱贫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单位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比大家多去了几次王春花家而已。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来,尽我们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我不是雷锋,我只是个做了力所能及之事的普通人。”

李兆霞及单位同事前往王春花新家慰问。 王春花家鸡舍。 鸡舍内的散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