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尕布龙故事(三):一个小名叫到老

14.07.2015  10:54

  解放前,河南蒙旗没有任何学校教育,9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并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1954年,尕布龙到河南县上任后,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关心、支持民族教育,引导、鼓励各族群众学习文化。

  1965年初,一个寒冷的冬日,尕布龙走村串乡来到智后茂乡南旗大队(今优干宁镇南旗村),在一位蒙古族老奶奶的热情邀请下,走进了她的蒙古包。

  蒙古包很小,中间一米见方的空地上,摆着一件“工艺品”——一座纸做的县城模型:有县委、县政府的两座平房,电影院,老奶奶家的小帐篷,有十字路口两个穿着军装的哨兵……这些都是用包茶叶的牛皮纸和报纸剪成的。沙子做马路,木棍做电线杆,小小的县城模型栩栩如生。

  这件“工艺品”几乎让尕布龙连落脚的地都没有了,老奶奶面露难色地准备撤走模型,被尕布龙挡住了。

  “这是谁做的?做得这么好。”尕布龙问,“这不就是河南县县城吗?”

  “我做的。”老奶奶的孙子怯怯地回答道,“我做的就是我们河南的县城。”

  “叫啥名字?今年多大了?为啥做这样一个模型?”尕布龙蹲下身来,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摆在地上的“县城”,一边问。

  “我小名叫多尕,大名叫多杰仁青,16岁。”在尕布龙的询问下,多杰仁青说出了做县城模型的缘由。

  原来,由于家里困难和大环境影响,多杰仁青一直没有上学,也没有机会读书,跟着奶奶和姨娘一起生活,每天除了帮她们干点活儿以外,心灵手巧的他就在帐房里制作“艺术品”,纸片、木片、石头都成了他的道具。

  南旗村离县城很近,多杰仁青对县城充满了无限向往,县城里的房子、马路、电线杆、哨兵都是他向往的对象。

  临走时,尕布龙郑重其事地对说:“多尕,你是个用心、聪明的孩子,应该去上学,将来一定有出息。”

  多杰仁青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1965年春节过后,多杰仁青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尕布龙的安排下,多杰仁青和同村的切多、托叶玛乡的陈列一起,到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青海省铁卜加牧草改良试验站草原专业技术干部训练班,集中学习灭鼠、种草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三个人都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文化基础差或者说没有文化,他们从零开始,学习汉语,学习草原专业技术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400多公里的路程对多杰仁青他们来说太过于遥远,在参加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回过一次家。1966年夏天,牵挂着他们学习的尕布龙专程去学校看望他们。

  “多尕,我来看看你们,你们学习怎么样?还吃得饱吗?”见到尕布龙、听到亲切问候的那一刻,三个人激动得泪流满面。那个场景令多杰仁青终身难忘,至今想来仍然激动不已。

  临走时,尕布龙给他们三人每人10块钱,鼓励他们好好读书,读完回去建设家乡。那10元钱让他们三个人半年没有饿肚子。

  县委书记亲自到学校看望,给了他们莫大的鞭策和鼓舞,三个年轻人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结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勤奋学习,日积月累,在培训班上,他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培训结束后,多杰仁青回到河南县,在兽医站上了班。1974年又被推荐到青海民族学院学习,成为河南县解放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中的一员。

  多杰仁青在青海民族学院学习的那几年,尕布龙已经离开了河南县,任省委常委、省畜牧局局长,多杰仁青还经常去尕布龙的家——畜牧局院子里的那几间平房,尕布龙还亲切地叫他的小名多尕。后来,多杰仁青参加工作、当了领导干部,尕布龙还是亲切地叫他多尕。“多尕,学习怎么样?”“多尕,工作怎么样?”虽然是简单的问候,但让多杰仁青感到无比亲切。

  多杰仁青后来历任河南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党政机关工作42年,尽职尽责,担任副县级职务达28个春秋,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工作,为河南县经济社会发展、文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河南县工作期间,尕布龙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多杰仁青仅仅是他关心、帮助过的学生之一。在尕布龙的关心和支持下,1956年8月,河南县创立了有史以来第一所普通小学,校舍是县政府一间办公室,15个牧民家的孩子在校读书;1958年,修建了小学校舍;1963年,正式成立了河南蒙古自治县完全小学,后来增设了藏文小学班、藏文初中班、汉文初中班、汉文高中班……河南县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采访感言】

  "尕布龙书记是河南县很多人的恩人,尤其是我的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在采访中,67岁多杰仁青用这样的感慨作为开头,给我们讲述了尕布龙关心教育、关爱民族青年的感人故事。

  多杰仁青说:"尕书记一直叫我的小名--多尕,我觉得格外亲切。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他为我指明了方向,如一盏明灯,牵引着我前行。他不仅让我学到了文化知识,还让我学到了更多为官做人的道理。"

  在刚开始采访尕布龙的亲人、朋友、同事时,我们的脑海里,尕布龙的模糊形象是:表情严肃,要求严格,不苟言笑。而随着采访的渐渐深入,这个模糊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魁梧高大的身形,黝黑粗糙的大脸庞,布满老茧的粗手……他像草原上健壮的牦牛,看似粗苯却心思细腻情意绵长,他如父亲、爷爷一样,甚至如母亲、奶奶一样,呵护着他深爱的家乡、深爱的人民。

  为官,如尕布龙足够了;做人,如尕布龙,也足够了。点点滴滴总是情,领导干部若像尕布龙一样亲民、爱民、为民,带着热情去工作、带着感情为群众服务,用一点一滴的行动、真情打动群众、感染群众,怎么会得不到群众的信任、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