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冲刺合力攻坚 确保实现脱贫摘帽 海西州贫困县摘帽迎国检工作有序推进

10.04.2018  16:41

  青海新闻网讯 2018年,海西州即将迎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这既是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为实现率先脱贫摘帽的重大目标,确保海西成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首个全域整体摘帽的民族自治州,全州上下勠力同心,合力攻坚,补短板、强弱项,采取五项举措全力冲刺确保摘帽。

  聚合力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年初,州委、州政府先后5次召开全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专题谋划研究、安排部署,作出了“利用100天时间,举全州之力,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过硬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聚焦各项政策、聚集各种资源、聚合各方力量,下足‘绣花’功夫,不落一村、不落一人,大干苦战一百天”的重要指示,全面启动全州“贫困县摘帽百日大会战”行动,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补齐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工作短板的通知》《海西州贫困县摘帽“百日大会战”行动实施方案》,分阶段、定时限,列出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市县主要领导践行一线工作法,先后100余次深入乡、村、户座谈调研、现场指导解决贫困县摘帽中的各类困难问题50余件,为贫困县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特别为压实责任、提振信心、鼓足干劲,州委、州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州扶贫开发工作暨2016-2017年度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签订了2018年贫困县摘帽军令状,对贫困县摘帽工作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

  同时,为及时掌握进展、推进工作,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精准扶贫手机短信平台,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发送扶贫动态信息36条;组织各市县分管领导、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赴海东市平安区和黄南州河南县等兄弟县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做法,总结考察情况,为顺利开展贫困县摘帽工作奠定了基础;督促各行业部门进一步核准精准扶贫各项数据,继续强化“十天小通报、一月大通报”定期月报告制度推进工作,目前共编发通报9期。

  抓落实 切实强化攻坚责任

  各摘帽县党委、政府相继成立了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贫困县摘帽责任状,制定迎检工作方案,设立脱贫攻坚成果展览馆,拍摄宣传片,提前谋划住宿、餐饮、车辆、会务等迎检后勤保障工作,并撰写国家评估汇报材料。同时,根据本地区民族结构,从民宗、民族学校等部门抽调双语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约20名,通过采取实地练习、现场授课等方式,开展专题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培训,培养了一支懂政策、会讲解的双语政策宣讲队伍。

  部门和乡村两级坚持以贫困县摘帽为统揽,层层召开工作分析会、政策培训会、工作推进会,建立健全县、乡、村、户四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突出重点,狠抓责任落实、进度倒逼、政策落地,脱贫攻坚呈现加压推进态势。特别是各行业部门、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尖兵”作用,按照贫困县摘帽工作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和18项退出指标,对非贫困户、脱贫户逐村逐户开展核查和宣讲,因地、因村、因户、因人制定靶向治疗的具体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尤其是对省内1794户7354名长期居住在本地2年以上从事农牧业生产的非户籍人口,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积极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协调州外流动人口户籍地党委政府,对“两不愁、三保障”及贫困退出指标逐户逐人核查,为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提供了保障。

  提能力 切实强化宣传培训

  为提振全州干部群众贫困县摘帽精、气、神,营造全社会关注脱贫攻坚、支持脱贫攻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印发《关于进一步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工作的通知》,在柴达木日报、海西广播电视台等州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设“决战脱贫攻坚”专栏,组织开展“精准脱贫全面攻坚”集中采访活动,深化脱贫攻坚扶智扶志工作,增强全州干部群众打好攻坚战的决心、信心。截至目前,省级以上各类新闻报道达37篇,其中:中央主要媒体报道2次,省级主要媒体报道15次,省级以上网络媒体报道19次,中央国家机关主管主办媒体刊物报道1次;筛选8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家庭代表,组建海西州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团,在5个市县30个乡镇开展巡回宣讲,用身边事感化身边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学有目标、干有榜样,心怀感恩理念,自立自强。

  组织、宣传、党校、扶贫等部门就脱贫攻坚基础知识、扶贫产业发展、党支部发展壮大等内容,对141个贫困村、后进村、维稳村的170名驻村干部和420余名“村两委”干部开展了2次“回炉再造”,分两期对全州552名建档立卡贫困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新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开展专题培训。同时,为切实提高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实战能力,借助全省基层干部扶贫业务培训的契机,邀请省级扶贫专家对海西州二市三县1186名县乡村三级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就贫困县摘帽相关内容作了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了基层干部开展贫困县摘帽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成效 切实强化专项督查

  为改善考核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成立全州扶贫领域专项督查领导小组,从各行业部门抽调4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督查员。督查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州扶贫领域督查工作,邀请省级扶贫领域资深专家对督查员开展了业务培训,确保督查工作取得实效。

  结合当前贫困县摘帽重点任务,近期督查组分别对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天峻4个市县24个乡镇166个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和18项退出指标,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档案资料、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专项督查。共入户走访群众2388户(脱贫户1436户,非贫困户952户),完成群众调查问卷2388份,乡镇、村干部精准扶贫问卷426份,脱贫户入户覆盖率达到65%,乡镇覆盖率达到96%,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对查摆出的问题,县、乡、村三级现场认领签字。期间,州扶贫领域专项督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各市县检查指导工作。

  保摘帽 切实强化问题整改

  针对督查组督查出的问题,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时间对各行业部门问题梳理汇总,印发了《全州扶贫领域第一次督查行业部门问题清单的通知》,及时将问题反馈至州直相关部门,要求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积极督促县直部门完成整改,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

  为有效解决督查出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贫困县摘帽工作,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问题反馈会、问题整改推进会,要求各市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对照标准,突出重点,举一反三,于3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销号,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组织工作组对各市县问题整改工作开展“回头看”,实地检查指导、督促落实,为确保全州顺利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