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青海:在职党员进社区

30.07.2014  10:27

  今年,西宁市为在职党员搭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察民情、解民忧、树形象、做表率,构建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共同建设的区域性社区党建格局。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正在转变……

   城中区:社区里的“七色星”党员志愿服务队

  地处繁华地区,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城中区,变成了带有色彩的“软实力”,帮助有需求的居民们,生活得更美好。

  “我们辖区省市单位多、社区分布密、人力资源广,做起事来方便些。”城中区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党员下社区服务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他们将来各社区报到的6455名在职党员分为省、市、区三级,并充分挖掘利用在职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等优势,将其纳入到“七色星”党员志愿服务队中,形成了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红色星——由“幸福中区义工队”带领在职党员参与爱心敬老服务;绿色星——法律援助服务;橙色星——由干部讲师团讲授“微党课”,带头开展政策宣教服务;黄色星——由群众文化队带头参与文艺健身服务;白色星——医疗卫生服务;蓝色星——由综合治理评审团利用资源优势,开展治安防范服务;紫色星——由环卫科文检查团帮助指导,带领在职党员参与居务服务。

  “走,周末当义工去”,这句话早已成为各社区在职党员QQ群中最平常的“见面语”。为了让广大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阵地由机关向社区延伸,服务形式由岗位履职向志愿者服务拓展,城中区鼓励在职党员到社区当“义工”,面对面、实打实地为社区群众办事实、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城北区:社区有个“百姓说事室”

  西宁市城北区北川河东路社区有个特殊的办公室——“百姓说事室”。

  自今年4月起,北川河东路社区整合人力资源,结合街道机关干部联点驻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等活动,建立“百姓说事室”,几乎每天都有居民走进社区,说一说邻里之间的烦心事,道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利益问题,吐一吐无处倾诉的个人情感,周一至周四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在职党员接待,周五由人大代表和在职党员接待。截至7月16日,“百姓说事室”已为居民们解决大大小小53个问题。

  采访当日,“百姓说事室”里来了一位60多岁的大妈,她是这里的常客。刚坐下,大妈就抹起了眼泪,一边哽咽,一边告诉社区工作人员余建平,她和老伴又吵架了,老伴还动手打了她。争吵的原因是外孙上学需将户口从大通迁至西宁。余建平赶紧为大妈擦眼泪,一遍又一遍地安慰她。余建平很清楚,大妈的家庭矛盾由来已久,社区已多次入户劝解,但过不了多久,两人又会因一点小事而争吵,甚至打架,她能做的就是耐心地倾听和开导,让大妈好受一些。

  “我又不能跟邻居们说,怕大家笑话我,只能找你们倾诉了。”大妈情绪稳定后说。送走大妈,余建平赶紧让网格工作人员去大妈家里做工作。

  就在大妈走进“百姓说事室”的前几分钟,社区刚送走一位96岁的老人,老人称她的孩子不管她。工作人员在网上查找到了老人的信息,将老人送回家,再入户调解。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翻着“百姓说事室”的记录簿,北川河东路社区主任张玉梅感慨,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与居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就不是小事。

   城西区:荒地变绿地花香满社区

  今年2月22日,在职党员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在西宁市城西区昆仑路西社区正式拉开帷幕,来自11个单位的24名党员与社区19户居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最让居民们津津乐道的是,多年的荒地终于变成了绿地,变成了休闲娱乐的健身场所。

  “荒地变绿地”中的“荒地”,位于西山一巷至西山三巷的解放渠北侧沿线,长达一公里。过去,“荒地”上是私自搭建的建筑,考虑到安全问题,所有建筑于2003年8月被拆除。拆除后,“荒地”变成了一片无人管理的区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过往路人随地大小便,久而久之垃圾堆积如山,恶臭难闻,甚至有人形容“一脚下去不知道会踩到啥”,这让居民们头疼了十多年。

  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后,西宁市政协副主席范兴良到社区报到时,询问社区有什么难处需要解决。社区主任王玉婷讲述了居民们的想法。

  那就让“荒地变绿地”吧!说干就干。范兴良多方协调,申请资金,带着居民们清理荒地上的垃圾,连小型挖掘机都出动了,垃圾整整清理了一周。清理完垃圾后,社区又买来丁香和松树。挖坑、栽种、浇水……经过众人的努力,两万株丁香在风中摇曳着身姿,花香扑鼻。

  荒地变成绿地后,社区将这块绿地交由西山植物园管理。如今,丁香和松树长势良好,一位宾馆老板还在路旁免费安装了路灯,灯光下的绿地更美了。一位居民赞叹,解放渠北侧沿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宛如一个狭长的小公园,他已经想不起曾经的模样了。

  除解放渠北侧沿线的“荒地变绿地”外,在党员进社区活动中,西山一巷6号院、14号院的荒地也被硬化了,还装上了健身器材,居民们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健身场所。

   城东区:新型社区帮扶“零距离”

  

  作为西宁市服务体制改革的试点区域,城东区将原来的街道办事处撤销,重新调整区划,成立12个新型社区。每天,发生在这些社区里的大大小小实事中,有很多是来自全区各级党员的帮扶,让居民感受到“零距离”的贴心服务。

  和其他区不同,东区在开展新型社区建设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从党员开始,以服务为主线,将社区工作“圈”成一个圆,每个圆之间又有交叉、融合。

  在众多变化中,最让居民认可的,就是“一柜式”服务。在这个极具创新理念的服务模式中,东区按照“前台受理、后台办理”模式,在社区设置一柜式服务大厅,提供综合服务,同时设立阅览室、绿色网吧、书画室、健身娱乐室等特色功能场所,增设水电费、燃气费、电话费收缴等项目,向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围绕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各社区根据区划调整情况,重新划分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积极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和办法,原来居民办事需要跑社区、跑办事处,现在就可以在新型社区一次性代办或即办,既方便了群众、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东区还坚持零距离对接、零障碍服务,竭尽全力为各族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使居民群众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如,火车站社区针对辖区破产企业日化、祁连山铜矿家属院无物业的实际,由社区指导,选举产生成立了小区业主委员会,并进驻物业管理人员,解决了群众反映小区无物业的问题,保证了小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清真巷社区开展“两规范三提升”活动,互中社区打造“民心桥服务、户联网工程”党建品牌、建立“双级联动视频接访系统”,火车站社区实施服务群众“九字诀”,周家泉社区创立“3456工作法”等。(周建萍 彭娜 季蓉 姚宇轩 薛丽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