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个转变”实践者:一个合作社的供给侧改革

18.03.2017  15:36
来源:青海日报

  初春时节,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的仁达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温室大棚里充满收获的喜悦。记者黄瑾辰摄

  初春时节,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的仁达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温室大棚里充满收获的喜悦。记者黄瑾辰摄

   11座温室大棚,规模虽不大,但在仁达合作社理事长李国善和社员们的眼里,却种着他们的希望。仁达合作社位于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的红柳村,成立已有5个年头。这几年,为了求发展,仁达合作社没少“折腾”。

  论资金,合作社实力并不算雄厚,起步资金只有大伙凑的200万元,最大的资本,就是200公顷土地。想致富,就得在土地上做文章。当时,正是枸杞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格尔木市的大部分村社都种了。大伙一合计,也种了13.3公顷。第二年,市场行情依旧不错,大家又继续扩大,一直扩大到66.6公顷。然而,市场就是市场,没有永远吃香的产品。2015年开始,枸杞价格回落,利润大不如前。格尔木市的许多枸杞种植合作社,都感到了压力。

  这种行情与压力,其实已在理事长李国善的预料之中。

  “不能一直跟风,在最好的时候,就要考虑下一步”,抱着这个想法,李国善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正是有了这种意识,仁达合作社没有再盲目扩大枸杞种植,而是两条腿走路,开始了新的尝试。

  温室大棚种蔬果,就是他们的尝试之一。虽然本地已经有了几个种植蔬果的大型基地,但李国善经过市场调查,认为依然有空间。

  2015年,合作社修建了7栋温室大棚,农牧部门每栋补贴70%,为合作社节省了不少资金。2016年,温室大棚增加到了11栋。

  “虽然大家都种蔬果,但我们可以搞差异化发展。而且,政府对蔬果种植也是很支持的。”李国善说。

  为了找到市场的“空位”,李国善常去找卖种子的经销商聊天。如果经销商告诉他:“这一阵种黄瓜的人多,你也种点黄瓜吧。”他就知道了,黄瓜最近比较火,可以先避开。

  沙葱,就是这家合作社的“独家”产品之一。过去,格尔木的沙葱只有野生的,有些市民会开车去野外摘回家吃。看准这个需求,李国善和村里的“第一书记”杜发星外出学习考察了多次,从外地把沙葱的种植技术拿了回来,在大棚里实现了本地化种植。

  光种出来,只成功了一半,卖出去才是关键。合作社种植的沙葱也好、新品种白菜也好,部分市民还不认识,需要时间推广。

  为了把新产品推向市场,合作社和格尔木市的几大超市达成了协议,每天送的菜如果卖不完,可以退回合作社,让超市没有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新鲜绿色、品种独特的“仁达”蔬菜得到了市民的认可,销量越来越稳定,退回来的越来越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社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现在合作社正在向订单农业发展,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李国善说。如今,温室大棚每栋的收入达到了5万元,而且十分稳定。

  此外,合作社的大棚里还养了鸡。

  这些鸡数量不多,是李国善从老家带回来的,想先养一养试试。天气好,就放在室外,天冷了,就养在大棚里。如果长得好,今后还可以利用菜叶发展养殖,形成良性循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枸杞价格持续下跌,红枸杞每斤只有10元左右,相当于过去的三分之一,但得益于主动调整结构,紧跟市场潜在需求,合作社经营游刃有余,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除了扩大温室大棚规模之外,今年合作社种植的紫皮大蒜、食用玫瑰等产品,也将开始发力,形成多样化的种植结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将越来越强。

  “大家都觉得我们合作社的这条路是走对了,跟着市场变,灵活一点,不盲目跟风。再过十年,合作社不知道会有多好。”合作社社员马主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