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审)三江源:“草丰”“水汪”好天年

28.10.2018  14:24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田才  报道)10月26日,青海省气候中心传来利好消息:1961年以来全省气温上升,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增加,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牧草长势喜人,为三江源生态恢复及保护工程的实施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60年 来,高原大地 呈现暖湿化趋势

  资料显示,1961年至2017年,我省年平均气温为2.1摄氏度,总体呈增暖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43摄氏度,超过全球平均速率(0.12摄氏度/10年)的3倍,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尤其1987年以来气温急剧升高,1987年前后两个时段年平均气温相差1.2摄氏度。2015年至2017年平均气温分别为3.4、3.8、3.5摄氏度,与1981年-2010年气候平均值(2.4摄氏度)分别偏高1.0、1.4、1.1摄氏度,尤其2016年为历史最高值。

  1961年至2017年,我省年平均降水量为368.7毫米,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8.0毫米,尤其近几年增加趋势更加明显,2015年至2017年降水量分别为340.8、410.8、413.1毫米,逐年增加,尤其今年降水量截止到10月22日,已经达到464.6毫米,远远超出了1981年-2010年气候平均值(370.5毫米),也超过了历史最多年值(461.8毫米)。总体来看,近年来雨季提前,降水量总体增多,降水等级呈增强趋势。汛期(5至9月)降水量增加,尤其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省极端强降水频次增多、强度加重,强降水对汛期降水量的贡献增大,今年这种特点尤为明显。

  专家监测数据表明:1961年至2017年,我省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0天,降水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2.2天。尤其近10年增加到平均每年104天,2015至2017年平均降水日数分别为99、98、107天,其中2017年比历史平均日数偏多7天,今年截止到10月22日,降水日数已经达到101天,超过了历史平均日数。

  资料显示,今年夏季青海湖周边降水偏多,截至7月29日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516.23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扩大80.54平方公里,较历年(2005至2017年)同期扩大174.27平方公里。

   今年牧草获“丰年”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监测显示2018年青海各地牧草产量与近十年(2008年至2017年)平均产量相比偏多10%或以上,牧草长势喜人,综合评价为“丰年”。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之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省内湖泊水位升高、面积增加,长江源区河川径流量增大、荒漠化面积减小,草地植被覆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总体趋于好转。

  遥感监测资料分析表明,2018年青海牧草产量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增加,最高产量分布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牧草产量以每亩300公斤至400公斤之间等级为主;海南藏族自治州牧草产量以每亩50公斤至300公斤之间等级为主;黄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地区牧草产量以每亩500公斤以上等级为主;玉树藏族自治州牧草产量以每亩50公斤至200公斤之间等级为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牧草产量主要在每亩100公斤以下。

  气象专家认为,今年牧草生长季牧业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水热匹配较好,有利于牧草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是青海各地牧草长势较近十年平均长势偏好的主要原因。

   三江源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在“人努力,天帮忙”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法则下,截至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期工程涉及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21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治理面积由原来的15.2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中期省级自查评估报告》和年度监测报告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草原退化趋势明显减缓,森林生态功能逐渐增强,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扩大,荒漠化土地面积逐步减少,水源涵养功能明显提升,江河径流量逐渐增加,水土保持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凸显。

  此外,也有专家提醒,因受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三江源地区同时出现了冰川萎缩、冻土退化等现象。近30年来,青海省年平均雪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速率为每10年0.32万平方公里;青海湖流域气温显著升高,致使流域冻土层温度升高明显,冻土冻结深度变浅,厚度变薄,其中年最大冻土深度以每10年22.8厘米的速度减小,冻土冻结时间缩短。这些负面效应导致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更为紧迫,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