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家庭在青海之三】“和”与“爱”的交响在他家奏响

18.12.2016  04:35

    【全国文明家庭在青海】 “和”与“爱”的交响在他家奏响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报道)在社区,马志祥、刘景华夫妇是出了名的,提起这个家庭,谁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家人真不错!而要说他们到底不错在哪,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完的,得慢慢说起……

  孝顺长辈、帮助兄弟姐妹,是这个家庭的一大特点。马志祥的弟弟身患绝症,急需治疗,夫妻俩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给身在农村的弟弟治病;刘景华的母亲病重瘫痪在床8个月,马志祥及妻子全力以赴照顾老人,换洗衣服、喂饭喂药、清洁身体,昼夜伺候,使老人安祥地度过了她的晚年。

  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夫妇俩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模范遵守、带头示范,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们不摆阔气,勤俭节约,经常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两个孩子衣着朴实,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朴素的好习惯。在做人上,他们要求孩子在学习与做人之间,以做人为先。在二人的教育下,儿子马文轩在北京交通大学就读期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和北京市三好学生,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助学金。毕业后,在青海机场有限公司的招录中,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被录用,工作第二年,即被评为全省工会先进积极分子。

  无论走到哪里,马志祥夫妇都能与邻里友好相处、和睦相待。邻居间谁有困难,他们都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直到现在,他们还会前往20年前的老邻居家看望老人。此外,他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全家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灾民捐助了价值3000多元的钱和衣物。玉树地震后,他们捐助了价值2500多元的钱和衣物。在2013年3月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活动中,马志祥同志利用下乡带队之际,协助湟中县田家寨镇政府争取省扶贫开发局的支持,完成了公牙村、喇家村两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投入资金约80万;争取到青海力盟集团的支持为湟中田家寨镇梁家村76户人家安装了新大门(约20万);争取省体育局的支持先后为田家寨镇丹麻乡安装了三套价值9万元的健身器材;同时,在下乡期间,为房东送去了价值1000多元的衣物和棉被。受到市农办和扶贫联点单位的好评。

  马志祥的家庭是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平时他们十分注重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问题,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当亲友中有对国家民族政策不理解时,他主动上门解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亲属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要求家人和亲属不发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做任何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以积极向上,相互促进的言行求得共同发展进步。

  作为社科研究人员的妻子刘景华,积极撰写了《我省宗教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青海伊斯兰教教派和谐相处的教育与管理研究》、《青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关系研究》等文章,就我省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工作上,夫妻俩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党校负责人,马志祥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千方百计为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想办法、出主意。在他分管党校教学培训工作的7年时间里,使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更加明确,深受培训学员的好评。妻子刘景华作为省社会科学院一名管理和科研双肩挑的干部,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青海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多篇文章被评为国家和省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共11项,多项调研报告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08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他们全家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美,全家人正走在亿万中国人追求幸福家庭梦的道路上,用“和”与“爱”,奏出了一曲美妙的交响。

 

(本文部分资料由青海省妇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