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注意孩子的身边隐患

13.10.2017  12:28

  青海新闻网讯  对于孩子们来说,游乐场是很好的去处。刺激的自控飞机、弹跳性强的蹦蹦床、色彩斑斓的海洋球等儿童游乐项目使孩子们流连忘返。然而,这些游乐设施内却隐藏着各种安全措施不到位、卫生状况不佳、收费乱象等问题。

   游乐设施安全存隐患

  近日,平安区某市场多了一些儿童游乐设施,旋转木马、蹦蹦床、充气游泳池、充气城堡、自控飞机等。可记者发现安放这些游乐设施的地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此外,部分游乐设施破旧,周围并没有任何安全标识和注意事项,管理人员也并非专业培训,收完费后直接走开,并无任何警示或者提醒。

  孩子们玩儿得乐此不疲,家长们却时时刻刻在一旁“盯着”。一位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地面不平,孩子还偏爱蹦蹦床,也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教玩或者看护,我的心真要提到嗓子眼了。”

  记者带着孩子也亲自体验了一次自控飞机,忽然升到两米多高的时候,机器偶尔发出“吱呀呀”的响声。而且屋蓬侧面悬吊着一根破损的电线,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电,可是大一点的孩子伸手就能够到。

  此外,很多设施也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在一起玩,大孩子和小孩子玩不到一起,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情况时有发生。

   游乐环境卫生不理想

  记者发现这是一个旧市场,场内人声嘈杂、车来车往、尘土飞扬。一位工作人员拿着拖布和抹布草草擦去上面的落灰。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止这一处,平安某公园和广场的游乐设施都是露天设置,可想而知每天会有很多灰尘落在上面,又被孩子们沾染。

  在另外一家儿童游乐场,记者看到几个小朋友正蹲在决明子池里玩耍,陪同的家长不时给孩子喂一些薯片、饼干等零食,零食的碎屑都掉进了沙池,不一会儿碎屑已经被埋没在沙池里。

  还有一些儿童“泡”在堆满了各种颜色的塑料海洋球里。一个小男孩吃完鸡块后,还没来得及擦干净油腻的小手,就跑进了海洋球池里。玩耍中,他捡起一个塑料球扔到了外面,另一个小孩子拿起塑料球放到了嘴边。没过一会儿,这个被脚踩过、被小脏手抓过、被啃咬过的塑料球被工作人员捡起来放回海洋球池内。

  记者看到十几个小朋友正在用小桶、铲子、推车、漏斗等玩具玩沙子。当记者问一位孩子的妈妈对这里的卫生状况是否满意时,她说:“看着挺干净,可是我们经常来的都知道,有的孩子往里面吐口水,有的孩子忍不住尿在里面,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把湿沙子挪到一边,等干了再混到里面。我是不想来的,孩子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带儿子来玩后就生病住院一个星期,医生说是‘季节性传染’,是在人多的地方传染的,我想应该就是游乐场,虽然几率比较小,但还是需要注意。”市民杨女士说。

  游乐场所收费乱象

  王女士是位一岁多孩子的母亲,她表示,会定期带孩子出来玩一玩。但是好多次发现一些地方的收费不是很合理,同样的游乐设施,一些场所收费高,一些低。比如在西宁一些游乐场的通票才二十块,里面各种各样的设备可供孩子们游玩,可是在平安某游乐场,一次自控飞机五分钟十块钱,充气游泳池划船五分钟竟然要二十块。有时候带孩子出来,感觉在“烧钱”。有一次王女士觉得不太合理,询问工作人员能不能延长一点时间,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玩的人少的话可以适当延长几分钟,可是当五分钟一到,设备立刻停止不动了。王女士碍于面子并没有理论,可是孩子喜欢玩,就只好续费。

  对此记者也实地走访询问了几家游乐场的收费问题,确实存在不均等收费的问题。

   多方关注补齐标准缺失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近年来,随着休闲广场、室内乐园等游乐设施的增加,各种趣味性的游乐项目层出不穷,并深受儿童和青少年喜爱。然而,一些设施潜在的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对此,很多家长呼吁,希望更多游乐场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保障安全、卫生,收费也能合理化。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排查和整治部分游乐场的乱象问题。

  此外,建议家长在带孩子游玩时应尽量选择有安全保障、卫生条件好的场所。在游玩前,家长应和孩子共同熟悉场所环境,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在游玩过程中,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尽量贴身陪护孩子,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