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长江:我从青海来

21.06.2019  09:44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邢秀玲:青海湟源人散文家、报人,出版《情系高原》《西部神韵》等多部作品。

  长江是一种精神向度

  记者: 很荣幸邀请到两位做客“长江对话”,首先我提个问题,算是抛砖引玉。邢老师,您是青海人,您是什么时候到重庆的?

  邢秀玲: 欢迎娘家人来看我,很高兴能和辛茜对话。

  我是1991年调到重庆的,我曾是《青海日报》的编辑,当时我们编采还没分开,所以我也是记者,咱们是同行啊!

  记者: 邢老师,您在青海工作期间,有没有到过长江源,有没有写过有关长江源的报道?

  邢秀玲: 长江源实在是太高、太远了,那里自然条件恶劣,我以前的一位同事曾经去过长江源,那是一片对人的体力和意志都有严格要求的土地,是一种考验。我看过他拍的照片,很震撼,我也写过有关各拉丹冬雪山的散文,我经常梦见各拉丹冬雪山,非常圣洁,非常神秘,对那个地方我非常向往,大学毕业后,我填志愿,就是想去玉树,可是未能如愿,我曾在草原上生活了八九个月,对草原充满了感情。

  辛茜: 就像邢老师说的,作为一个青海人,长江是常常在梦里出现的,那是一条神圣的河流。我曾和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老师沿着楚玛尔河往上走,我也曾三次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我觉得探究长江源头对我来讲,就像是在探究人类生命的源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对长江的感情很深,长江不仅帮助我思考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诞生这种大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帮我探索到了人类的精神向度,教会了我如何维持这种精神向度,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更多地关注青海高原涌现出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和英雄的精神、英雄的风范,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让自己永远不背离一个作家的使命,不背离一个人的基本的原则,是长江,也是青海给了我作为一名作家的精神追求。

  长江源是心灵的净土

  邢秀玲: 辛茜说得对,青海这片土地很厚重,对我的历练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写作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我在重庆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与青海有关的内容,凭着对青海的一腔热爱,在青海时,我没有意识到,离开了青海,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辛茜: 邢老师,您有关青海的文章,重庆人愿意看吗?

  邢秀玲: 他们很爱看,我的第一本书《情系高原》写的全是青海,责任编辑是著名诗人傅天琳,老作家马识途还鼓励我坚持对青海的写作,并且给我写了序,周而复给我提写的书名。

  辛茜: 对这个话题,我和邢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当我们身处青海时,可能不觉得这片土地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我们离开青海,才会觉得青海有一些东西,在牵扯着你,让你时刻想念着青海。我的很多外地朋友一提起青海,对这片圣洁土地的敬仰之情就会溢于言表,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净土,我心里的净土就是长江源。再有,无论何时何地,人类的精神都是共通的,青海这片土地诞生的精神,是人类的追求,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这是人类对灵魂高度的追求。

辛茜:青海籍知名散文家、报告文学作家,代表作《眼睛里的蓝》《精神的高地》等。

  长江精神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尊重

  邢秀玲: 多年前,我参加过一次三峡笔会,站在轮船的甲板上看长江,我看到长江的水好黄啊,我很纳闷,也很难过。这几年,我时常陪朋友到三峡玩,我惊奇地发现,长江水又清了,这和青海对长江源的保护分不开的,和长江沿江流域对长江的保护分不开的,真的是“一江清水向东流”啊,治理的效果很明显,这给沿江人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辛茜: 邢老师是从生态,从水的角度谈了谈对长江的认识,我觉得今天我们在谈长江一体化保护,对长江精神的挖掘和弘扬也是很重要的。

  长江精神就是一种境界,它体现我们每个人在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人对自然的呵护要发自内心,和谐是长江保护的前提,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对长江的保护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事,对保护长江事迹的挖掘,有很大的意义,这是能体现出人类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东西,我们关注长江源,就是在关注我们人类生存的价值。

  就我个人而言,长江源是我内心让我永远保持精神向度的圣地。写作帮助我更深地了解了这片圣地高远的含义和生命的力量,以及对自身生命的尊重,生命意义的认识、想象和选择!

  长江既是地理的,也是精神的

  记者: 请两位老师对这次采访活动说上几句吧。

  邢秀玲: 我觉得“一江清水向东流”这个策划体现了三个“大”——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

  辛茜: “一江清水向东流”这个策划,在帮助人们思考世界的诞生、人类的诞生,帮助人们重新构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西海都市报》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