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城因战争而生——“聚焦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大型专题报道之五

09.04.2018  12:41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李皓 王十梅

   趋水而居,聚而成城。

  城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有了城的庇护,人类自身的安全,才有可能得到有效保障,文明创造也才能赢得发展的空间。

  河湟谷地,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必由之路,从远古时代起,这里就是人们繁衍生息的家园,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时代的古城,见证了文明发展的轨迹。二十多年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智信先生曾在他的著作《青海古城考辨》中指出,河湟地区,古城的修建大体有四个原因,一是集镇,二是军事堡垒,三是百姓避祸自发修建,四是寺城。这是寺城这一学说首次出现于公众的视野。寺城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城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人类文明的滥觞时代,部落之间的征战是稀松平常的事,处于防御的本能考虑,古人类选择筑城而居,可以说,是战争在河湟谷地催生了城市或者城镇文明的发展。

  “城的诞生最早源于古代部族防御的墙,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功能才得以不断丰富。”李智信先生说。河湟地区最早的城出现在汉代,城的出现与汉文化西进,与当地政权产生摩擦的历史背景分不开,作为一种战争防御体系,城的建立成为了汉文化统治河湟的标志。

  筑城护寺

  上世纪80年代,李智信先生对于河湟地区的古城遗址展开调查,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河湟地区不少古城内的主体建筑并非民居而是寺院,城池“筑城护民”的功能被大大削弱。

  “这种建筑格式在别的地方十分少见。”李智信先生说,“佛教是一种‘出世’哲学,佛教寺院一般都会修建在远离尘嚣的山清水秀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少寺院为了要吸引信众,也会修建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但是很少有在寺院外加筑城墙的现象。”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被李智信先生称为寺城的建筑群,大多修建于宋元时期,明中期时候,这种建筑格式逐渐消失。

  古城台的由来

  其实,以筑城护寺的传统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由来已久。

  李智信先生说,早在唃厮啰统治时期,在唃厮啰政权的首都青唐城,就已经有了后人所说的寺城。

  唃厮啰国都青唐城的位置与今天的西宁相当,据史书记载,青唐城内曾经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著名的通都大邑,青唐城以西的一块台地上,曾筑有一座土城,土城内建有寺院,是青唐百姓寄托信仰的精神之所,在历史的更迭中,这座古城烟消云散,可是古城的地名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古城台。

  “北宋时,河湟地区佛法兴盛,寺院众多,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李智信先生说。“根据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证实寺城这种建筑模式的诞生期。”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城池与寺院联姻,成就了寺城这样一种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样的人文景观又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繁荣发展有着怎样的关联?

  寺城遗迹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弘化古城是李智信先生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寺城之一。

  弘化古城位于马营河北岸,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50米,城墙墙基最厚处达到了8米,门洞高4米,宽5米,有砖劵顶,可以说,这座城无论是在建筑规模还是所踞地理位置来说,在河湟地区的众多古城中,十分醒目。

  “弘化古城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炳灵寺经古鄯往瞿昙寺、郑伯津的必经之处。”李智信先生说。

  弘化寺是古城中的主要建筑,据《河州志》记载,弘化寺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弘化城修建的历史与弘化寺的历史相当,据今已逾五百多年。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弘化古城里的建筑,除了殿堂外,还有僧舍等附属设施,可以看出,弘化城高大的城墙就是为了保护寺院修建的。”李智信先生说。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恰卜恰镇外的仰华寺遗址虽然离河湟谷地有数百里之遥,可也保留着与弘化寺相似的建筑格式,厚重的围墙对寺院形成了明显的保护作用。恰卜恰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的又一重镇。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两座几乎修建于同一年代的古老寺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种建筑格式,寺院外厚重的围墙又暗示着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的人们怎样的经历?

  拉锯战的产物

  崔永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他在《青海通史》一书中,向我们还原了11世纪时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烽烟迭起的历史画卷。

  那时候,唃厮啰政权是河湟谷地的主人,可是它的政权统治似乎并不稳固,宋、金、西夏,几乎都是威胁着这个政权的敌人。唃厮啰政权始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危机之中。为了生存,唃厮啰政权首先选择了联宋抗西夏。北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一代雄主李元昊消灭了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政权后,使得数万回鹘居民移民青唐,这使得青唐城成为了战争的前沿,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唃厮啰大败李元昊。随后,战争的形势逆转,唃厮啰政权又与宋朝为敌,发动了著名的熙河之战。唃厮啰政权解体后,金和西夏又在河湟地区展开了拉锯战,可是战争并没有影响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商贸、文化交流。

  “文明的交流并未中断,我们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宋元时期正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文明交流最频繁的时期之一。”李智信先生说。“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森多桥西建筑遗址的发掘以及龙曲古城宋代绣片的发现,见证了唃厮啰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频繁。”

  宋、金、西夏、唃厮啰政权在河湟地区先后展开拉锯战的时候,也正是佛教在河湟地区广为传播的发展高峰期,社会财富越来越向寺院聚拢,“为了保护寺院财产以及文化遗产不被破坏,河湟百姓出于防御需要筑建出了寺城这一建筑格式,成为了这一时期历史的印证。”李智信先生说。

  明清时寺城消失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经历了短暂的平静后,佛教在河湟地区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元末明初的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河湟地区又一次迎来了战争的考验,寺城的建筑格式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瞿昙寺是这一时期寺城的典型代表。”李智信先生说。

  随着社会的稳定,战争发生的概率越来越低,寺城这一建筑格式也就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寺城是一种起源于战争的防御模式,同时也是佛教在河湟地区高速发展的见证。”李智信先生这样说。

  战争与硝烟,繁荣与消亡,寺城见证了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跌宕起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