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陵,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08.11.2014  20:41

            湟源县小高陵流域是我省七十年代水土保持典型,青海日报11月4日头版头条刊登了“小高陵,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的文章,摘录如下:

          枝繁叶茂,逶迤而来的仲夏,正在让生命的张力于高耸的躯干间拔节、向上。

    经历了风雨的侵袭与洗礼,见证了岁月的欣喜与蓬勃,那一颗颗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植下的白杨树,似坚毅沉默的士兵般无怨无悔地值守奉献在这片土地上。

    八月,登临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对面的山坡,我们的视野遭遇了“层层梯田连九霄”的强烈冲击。

    这冲击,不仅是几代人在日月山下、药水河畔,治山治水对山河大自然的改造,更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依靠基层组织、发动基层群众、夯实基础工作,用双手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壮举”!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代代小高陵人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时代强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

    今天,走进小高陵村,当我们和干部群众共同回忆一代代小高陵人的艰苦奋斗史,倾听各族群众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进行曲时,突然发现,这是世间最美的歌声。

    在上世纪70年代,这首《小高陵人民多奇志》的歌谣脍炙人口。这是一代代小高陵人艰苦奋斗史的传唱,更是各族群众顽强不屈、锲而不舍进行曲的强力合奏。

    “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拔2600至3200米、年降雨量只有350—400毫米的小高陵,是一个地薄水缺、植被稀疏、风沙肆虐、灾害频仍的穷山村。

    面对如此困境,小高陵人开始了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

    上世纪50年代末,村民们从山脚下开刀,在后阳坡的卧龙山上一铁锨、一掊土,整整挖下了用于植树种草的22万个鱼鳞坑。

    不曾想,一场自上而下的洪水让所有的辛劳付诸东流。

    贫瘠与失败考量并淬生着小高陵人的发展智慧与理性光芒———“必须从山顶治理开始,鱼鳞坑改修成水平梯台,自上而下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阶梯式农田。

    于是,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十二个生产队齐上阵、全乡群众大会战,采取常年专业队与农闲突击队相结合的方法,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分片施治。

    苦战七年,三条沟、八座山、十五面坡,78%的水土流失面积得以治理;兴修渠道三条、小型水库两座、水轮泵站一座。

    苦战七年,开垦梯田7200亩、四旁植树16万株,全村人均有了两亩以上的旱涝保收田,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沿沿上走晕了,这么高的阿么修上了?”“砝码呀、实服到底!”一时间,来自省内外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旱地变水地、修电灌站引水、想办法精耕细作;组织村上的老人成立“田管队”,抓典型、抓先进。

    每年8月18日,召开劳动总结评比会;一时间,争先恐后、赶超比学、勤勉创业成了小高陵村再平常不过的风潮。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大洪水中,周边村子均遭灾严重,小高陵村的安然无恙也更加凸显了当年小高陵人不屈不挠、治山治水、科学种田的智慧与豪气。

    在那个温暖的午后,当中共十四大代表、小高陵村第七任村支部书记李积富与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说起当年小高陵人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豪情时,颇为自豪。

    在那个普遍粮食亩产量不高的上世纪60年代,人们曾把亩产达到400斤、600斤、800斤形象地称作“上纲要”、“过黄河”、“过长江”。

    而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亩产达到700斤,治山治水后的小高陵村粮食亩产量却在那时“过了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