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陵:日月山下谱写的改革传奇

07.01.2019  10:26

  青海新闻网讯 相信很多前往青海湖旅游的人,在经109国道出湟源县不远处就会被路边的一个小村吸引。此时,有经验的导游就会让你在这里下车,稍事休息后再继续前行。因为在经过日月山前往青海湖的路上,就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既可以吃到纯正的排骨拉面,还能听到改革传奇的地方。这里就是小高陵。

  小高陵,一个村庄的名字。与青海高原成千上万个村庄一样,它坐落在日月山下的丘陵沟壑地带,月落日出,鸡鸣狗吠,炊烟袅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里村庄。然而,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在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它时而被推上波峰浪尖,像一只破浪前行的航船,追寻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精神接力中,这个小小的山村华丽转身,焕发出勃勃生机。

  治山治水 改善生态环境

  小高陵村位于湟源县城与日月山之间,在湟水谷地最西端,是和平乡的一个行政村,居住着500多户人家、2200余人口。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属半浅半脑干旱山区,自然条件曾一度十分严酷,经过数十年几代人连续奋战,治山治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已达48%。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已成为伸手可触的现实。

  小高陵区域原本是草场和游牧之地,明清时期大量内地移民来到河湟谷地,随着人口增加,草场出现了退化,加上原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得小高陵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变成了“拉羊皮不沾草”“十年九不收”的荒山秃岭。有村史记载,1949年解放前夕,全村79户人家,有20多户被迫外迁,30多户在年景不好时外出讨饭谋生。

  1952年土改运动中,工作组进驻小高陵村,对小高陵村的村情村貌进行了调研,将小高陵村面貌总结为: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村落,曾有人作打油诗来描述小高陵当时的境况:“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

  所以改变穷山恶水面貌是小高陵人的首要任务。

  1953年,小高陵出现了一个人,他叫陈世元。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小高陵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小高陵人的记忆中,这个人有血性、有能耐、有担当,是一个硬棒人。他认定的事儿就是豁命也要去干,九头牛也拉不回。那时,人们分了田地,就单门独户侍弄好自家的庄稼,而整个村子的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就成了问题。

  小高陵村的后山是罗尔干山。山顶有座村庙,庙前有两棵先人栽植的柳树。也正是这两棵柳树给了陈世元思绪:为什么整个山上就这两棵柳树?这两棵柳树能在这里存活,是不是也意味着栽下去的树在这里也能存活。

  连续几天晚上,陈世元家窗户上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他陈世元对颜贵成等几个支部委员说:我想发动全村力量,在山上栽树修梯田,彻底改变小高陵穷山恶水的现状。只有走这条道儿,小高陵人谋求发展、谋求幸福生活就有了门儿,才能拔掉穷根。

  这使支部委员们又吃惊又困惑。这事儿祖祖辈辈都没干过,办得到吗?再说,这干山头上种树,能活吗?这么浩大艰巨的工程,积弱积贫的小高陵能扛得起吗?

  陈世元笑了笑说,丹噶尔当年那么大的阵势,连外国人都跑来这里做买卖,也不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干出来的吗?当今,新社会就是天时,合作社就是地利,只要把人的精神提起来,劲儿拧在一起,就是上天的星星也能摘下来!

  这一番话,使委员们觉得有了底气,有了希望。最后一致表示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誓死改变小高陵生态条件。

  1956年晚春。罗尔干阳坡山头上红旗飘扬,人声鼎沸,百年沉寂的山野一夜间好像充满了新生的希望和活力。每天开工时,陈世元扛着铁锨走在最前面,收工时,他总是走在最后。在陈世元和党员干部带领下,小高陵历经八年奋战,先后封山育草1000亩,封山育林150亩,营造黑刺、桦树用材林410亩,营造大片用材林480亩,压河柳100亩。现在树已成林。同时修梯田1000多亩,挖鱼鳞坑20多万个,修涝池、淤泥坑130多座,挖水平沟1000多条,修截水防洪沟88条。山区治理面积2000多亩。工程控制总面积达80%。治山治水,改善了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群众生活逐步改善。

  1965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通讯《青海高原出“大寨”》被《青海日报》全文转载。小高陵先进事迹传遍全国。

  努力创业 紧跟改革之路

  自上世纪80年代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西石峡,吹遍湟源。苏醒的山谷里春潮涌动,人们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其时,经过小高陵村的109国道两旁已出现红火的经商迹象,县内甚至一些外地客商纷纷前来经商做买卖。时任村支书李积福早就意识到了这点。这是一条大鱼,要趁早下手捉住它,小高陵无疑是近水楼台,有抢抓先机的优势条件。

  当时,李积福发现村上李忠林夫妇创业愿望十分强烈,就找他俩谈话鼓气。李忠林说,开饭馆我两口子很有信心,就是启动资金夹手。李积福说,“缺多少?我给你们想办法。我手头上有点闲钱,不多,先拿去用。”李忠林夫妇很受感动,打头开起了小高陵第一家饭馆,经营排骨面片。没过多久,他家的排骨面片走红了,一时顾客蜂拥。随后,周围人受到鼓舞纷纷效仿李忠林开起了排骨面馆。两家、十家、几十家……109国道旁有了小高陵人的饭馆、商铺、机械修理铺,犹如当年丹噶尔城有了当地商户、歇家。

  转眼30多年过去了。一道冠以小高陵名称的特色菜品的牌子越来越亮,几乎路人皆知、闻香下马了。这就是小高陵风味排骨。这道色泽鲜亮、香嫩可口的特色农家菜不仅诱惑了过路的司机和客人,也使湟源当地以及远在外地的食客慕名前往,品尝美味。

  至此,小高陵人在109国道旁经营的饭馆商铺,已有四五十家之多,成为109国道马路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

  跳出洼地 夯筑精神高地

  时代在流变,但小高陵人骨子里流转的那股子执着的精神没有变。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处于激烈变革转型时期,经济谋求快速跨越发展。小高陵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遇到了新的更大的困扰。再也不能继续躺在以往的光荣簿上吃老本了,小高陵必须顺应时代的脉动朝前走,如果错失机遇,就意味着守旧、意味着落伍。

  60年后的今天,我们登临小高陵村四周的山坡地时,我们的视野会遇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会感受到:“青山绿水碧连天”“层层梯田连九霄”“满眼春色,满目苍翠”的视觉冲击。这冲击,是小高陵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实干善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成就”!

  如今,上山的村庙已荡然无存,但那两棵祖先种下的柳树还在,仿佛在春风里返青抽枝。而穿过村子的109国道上汽车穿梭往来,当年的驮队已了无踪影。坐落在沟口的一片新村,灰墙红瓦,炊烟缭绕,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层层缠绕在山岭间的梯田,一畦畦泛绿的树苗,如优美舒缓的旋律,仿佛能听见它在诉说着小高陵以往岁月和未来的梦想……夏秋时节,这里林木镶翠,菜花涌金,花田垂练,是飘拂在山间的绚丽彩虹,醉了游人。

  正如湟源县委党校教务主任、高级讲师冷全祥所说,小高陵是一片精神的高地、信仰的高地;青海要跳出“发展洼地”,就不能不夯筑“精神高地”,小高陵精神是青海精神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高陵精神不仅是湟源的,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小高陵精神与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等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包容诚信、务实创新”西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汇入了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