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县“双基联动+N”模式助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14.06.2018  21:10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尖扎县高度重视“双基联动”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普惠金融发展的有力抓手,结合县域实际,大胆创新摸索,开创建立“双基联动+N”模式,积极有效助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双基联动+党建,基层党组织服务农牧民有了新抓手。尖扎县联社高度重视“双基联动”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夯实发展根基、实现发展转型,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积极响应、务实开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有效有力地将“双基联动”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指派12名客户经理到46个村挂职,兼任信贷宣传员、推销员和服务员,将信贷服务推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各村级党支部选派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到网点及市场营销部兼职,担任联络员和监督员,收集整理信贷需求,防控信贷风险,监督工作人员廉洁行为。二是细化工作举措。逐层分解落实责任制,县信用联社包片领导、主办部门、协办部门、经办网点及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问题倒查机制,压实责任到人到岗,结合实际制定了《尖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双基联动”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尖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实施细则》,绘制了推进路线图,明晰了阶段小目标。三是强化舆论氛围。俯下身沉下心,下沉基层一线,实地走村入户,用群众善于听、喜欢听、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大力宣传宣讲开展“双基联动”的重大意义,将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推送到群众家门口,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信贷服务,切实体现出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出基层党组织、基层金融机构负责、担当的良好形象,是党员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载体,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探索。

  双基联动+绿色信贷,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有了新平台。尖扎联社以绿色信贷为目标,以双基联动为平台,实现资本和市场的有序衔接,发展和普惠的深度融合。一是为循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双基联动”平台的推荐和管理,对县域家禽养殖、牛羊养殖合作社产生的粪便充分回收利用,邀请青海大学专家到尖扎县实地讲授科学处理回收利用的工艺做法,使之生产有机肥料利用到牧区草场以供牛羊食用,以此创新做法为例为导并先后确定了“有机循环贷、绿色蔬菜贷、绿色养殖贷、绿色果品贷”四种绿色信贷特色产品。二是为地方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县信用联社高度树立积极推动尖扎经济发展的服务宗旨,立足信用联社部门职能作用,为县域各大经济发展企业谋良策,出实招,一大批有产业,有市场的绿色企业与尖扎联社合作联姻。例如,为坎布拉沃宝有机肥生产有限公司投放绿色信贷200万、青海圣航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放绿色信贷150万元、尖扎县满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投放绿色信贷200万、黄南大禾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放绿色信贷140万元、尖扎县冷智切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投放绿色信贷150万元,共计投放绿色信贷840万元,助力帮助地方企业躲过资本寒冬,越发健康良性运转,截止2018年5月末,绿色信贷产品贷款余额26303.89万元,累计发放2156笔,金额312869万元;累计支持绿色企业34户,发放绿色小微企业贷款7765万元。三是为地方百姓群众贴心服务。县信联社秉持服务农民惠普农民的目标导向,动员全社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大胆实践,为地方百姓群众贴心服务,截止2017年末,尖扎联社县域信贷客户覆盖率达22%,1/5的县域老百姓享受到信贷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尖扎联社被青海银监局和黄南银监分局分别授予绿色信贷示范单位。

  双基联动+精准扶贫,农村基层金融服务实现新突破。尖扎联社将投放扶贫贷款,帮助农牧民早日脱贫作为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路径,主动担当,全力以赴。一是建档立卡实现区域和人口全覆盖。县信用联社全体信贷人员团结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人员加班加点,爬山过坎,出动358人次,连续工作90个日夜,足迹遍及全辖8个乡镇、65个行政村,先后两次大规模收集数据,建档立卡贫困村26个,非贫困村39个,贫困户2583户。二是信用评定实现全覆盖。在各村“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帮助下,对全县86个行政村逐一对接摸底,按照村委会提供的名单,对辖区符合“三有一无”条件的1327户贫困户已全部进行了信用评定工作。三是实现了“530”贷款应贷尽贷全覆盖。对扶贫扶持对象的贷款,制定有别于普通客户和一般信贷产品的政策措施和发放程序,通过“双基联动”平台,集中人员、集中资料、流水作业,对昂拉乡措加村、措周乡俄什加村、当顺乡拉德村、当顺乡才龙村、马克唐镇马克唐村等34个行政村实现了“530”贷款应贷尽贷全覆盖。截止2018年4月30日累计发放精准扶贫“530”贷款3669万元,940笔,涉及全县9个乡镇86个行政村,贫困户940户,贫困人口2860余人。“530”贷款客户覆盖面达到63%,贷款投放额度占全县各金融机构投放量的100%,占全州各金融机构投放量的66.03%。

  双基联动+信用体系建设,金融信用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将“支农支牧、支微支小”作为信用联社发展的主基调,以双基联动为抓手,降低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门槛,真正做到“普及大众、惠及于民”。一是信用服务环境逐渐改善。建立惠农服务点61个,服务站2个,代理社保卡51575卡,截至2018年3月31日,发放48521张,发卡率94.1%,基本实现了金融服务村级全覆盖,实现了老百姓社保结算管理的便捷化和电子化。二是普惠金融半径逐渐增大。大力推动信用工程建设,共评定信用户2585户,信用村21个,发放信用贷款3784万元,布放POS机具107台,企业网银21家,手机银行980个,有效拓宽了服务渠道,延伸了普惠金融半径。三是信用评定工作逐渐优化。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推荐下,通过下乡核实,大胆、有力、精确推进了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工作,节省了调查时间,提升了评定效率,截至2018年4月30日,共评定信用户2585个,信用村22个,累积发放贷款3784万元(其中“双基联动”工作开展以来评定的信用户956个,信用村6个)。四是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逐渐好转。通过客户经理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持续的政策宣讲动员和借助县司法平台的震慑作用,及时有效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截止2018年5月31日,不良贷款1688万元,较2017年初下降了1800万元,较2016年初下降了3131万元,全县县域信用体现环境逐渐好转,金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双基联动+农商行改制,农牧户信贷服务得到提升。2018年尖扎县联社秉承“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发展理念,借助“双基联动”平台向农商行改制全面冲刺。一是做实办公标准化创建工作。由分管领导带队,全社动员,全员参与,成立3个工作组,村村摸底,村村推进,利用40余天无休息工作日,投入200余人次,全力推动做实了“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办公室的标准化创建工作。二是做强办公硬件示范建设工作。挑选出配合度高,合作紧密,硬件设施较为完备的马克唐村、东门村、上娘毛村、上李家村等46个行政村进行着力打造办公示范建设工作,截止12月末,完成了46个行政村制度上墙及挂牌工作,整理了46个行政村的合作经济信息档案、组织架构图、坐班安排表、贷款台账、推荐表、桌签、双挂人员照片、公示牌等示范建设工作。并对4个“示范办公室”另行配置了办公电脑、打印机、办公日常用品,给全辖12名客户经理人配备了1台“双基联动”专用笔记本电脑和打复印一体机,实现流动作业电子化覆盖。三是做细小额股金处置工作。借助各乡镇政府宣传栏、村“两委”的微信平台动员小股东增资扩股至25万或者自愿转让,截至2018年5月31日,共转让小股金446笔,金额199万元,处置完成率达62%。四是做优贷款结构工作。“双基联动”合作贷款作为摸清信贷需求底数,掌握客户真实信用状况的有效手段,充分依靠村基层组织,有效评估农牧户的信贷需求,优化贷款结构,丰富贷前贷后管理手段,较好的提升了农牧户信贷服务覆盖面,提升了本地贷款投放量,截至2018年4月1日,尖扎联社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农商行改制标准,截止2018年5月31日,本地自营贷款较2017年初增加119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