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岗亭展风采——记省高管局韵家口收费站

28.04.2015  10:08
核心提示:   3个入口,10个出口(4个便携出口),月人均接车量3万辆至5万辆。  不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些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的80、90后年轻人用他们执著的信念在三尺岗亭中展现着自己的服务风采,保证

   3个入口,10个出口(4个便携出口),月人均接车量3万辆至5万辆。

  不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些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的80、90后年轻人用他们执著的信念在三尺岗亭中展现着自己的服务风采,保证了车辆高峰期车道开通率100%,服务质量事故在0.1‰以下,实征率达99.99%。几年来,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荣获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全国公路系统模范职工之家”、“青海省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个集体成为同行业的先进典范。

  近日,记者走进韵家口收费站了解他们奖章背后的故事。站长张芙娟开门见山:“‘天道酬勤’是我们的至理名言,我们坚信只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实践,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也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素有“夏都东门”之称的韵家口收费站,是我省首条高速公路——平西高速公路上五个收费站中规模最大的收费站。自2001年11月成立以来,连续14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收费任务,日均收入28万余元,日平均交通量3.6万辆;通行费实征率为99.99 %;失误率为0.23‰;服务质量事故为0.0005‰;单车售票速度客车为9.67秒,货车为13.58秒;高峰期车道开通率为100%;服务满意率98%以上;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是收费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平时,对职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以“安康杯”、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消防讲座等专项活动为载体,加强过往司乘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意识,摆放各种指示标牌,指引车辆通行,营造“安全、畅通、快捷”的通行环境,确保了多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收费站把加强职工学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从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普法等方面开展学习培训,通过“讨论-学习-练习-再学习”和职工自学等形式,提高收费业务技能,使职工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身边的榜样。

  为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把事务公开内容细化具体,每月定期将收费任务计划及完成情况、职工出勤、经费开支、工资发放、食堂伙食等关系大家切身利益的内容及时公示,提高大家对站内民主管理和当家作主的认可率,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尺岗亭献真情,争做行业排头兵。“收费工作没有白天黑夜,尽管很苦很累,但我们仍然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工作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坚持笑容满面地完成每天的迎来送往工作,甚至有时为了帮助过往司机行人解决困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张芙娟说。

  收费工作没有节假日。每当逢年过节,人们都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庆气氛中时,收费站的职工们却为行车安全、畅通和后勤保障忙碌着……

  “请问有热水吗?我想泡方便面。”“能把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吗?”“我的车快没油了,请问最近的加油站在哪里?”“请问这儿有修车工具吗……”

  这些“问题”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而且都会顺利解决。在生活中,收费站发扬雷锋助人为乐精神,积极参与爱心捐助、扶贫帮困和关注残疾人。平凡的收费工作繁忙又劳累,在工作闲暇时,为丰富业余生活,增强班组的凝聚力,组织开展“趣味文体活动竞赛”、“演讲比赛”、“图书角”、“岗位技能大赛”、“爱国主义电影集体看”等一些文娱活动让大家更加有凝聚力。

  路是由无数的铺路石筑成,没有成千上万的铺路石,就没有平坦通畅的高速公路。长期以来,韵家口收费站全体职工面对困难没有畏惧,她们以顽强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毅力,默默奉献,坚守岗位,承受着局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委屈,奉献着青春和年华,不仅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创先争优,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用实际行动树立了青海高速先锋模范的一面旗帜,用青春谱写了一曲青海高速收费事业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