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化隆首设环湖赛段

05.07.2014  10:06

  青海新闻网讯 黄河北岸,浓荫遮日。青山绿水间,麦浪滚滚,瓜果飘香。透过午后的阳光,一座朝气蓬勃的新城拔地而起,生机勃勃。这是建设中的群科新区,是未来化隆回族自治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今年环湖赛首次在群科设置赛段。届时,山水化隆,水韵群科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

  车过青沙山进入群科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群科,藏语意为黄河回旋的地方。黄河,离开化隆大地时,似乎无限眷恋这片古老的土地,把丰腴给了这块宝地。滔滔黄河水千百年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这方土地。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群科物产丰富,商贸兴旺,不负“化隆粮仓”和“瓜果之乡”的美誉。

  时光回到2008年,这片土地肩负起神圣使命。2008年9月,随着新区破土建设,群科更成为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的重要一员。从此,群科新区的建设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群科,以水而生;群科,以水成名。在黄河回旋的群科,有着李家峡、公伯峡、直岗拉卡、康杨、苏只和黄丰六个水电明珠,这六个水电明珠依偎在群科周围,形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水体面积。今后,群科新区将充分利用1800公顷黄河水域面积,大做“水文章”,围绕“水”字发展度假、休闲、避暑等旅游项目,重点开发建设水上娱乐项目。这是化隆打造黄河上游旅游明珠城市中的重要一笔,也是打造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的新亮点。

  时间过去七个年头,群科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着笔直的马路一路走去,农贸市场、化隆县人民医院、商住楼等如一颗颗明珠般耸立在新区内,黄河上游旅游明珠城市初步显现。

  二

  离开群科新区,折回前往化隆县城时,我们遇见了巴燕镇的马沙力海。马沙力海,一位将拉面生意做到厦门的农民。当年,马沙力海拿着政府提供的一万元贷款到厦门。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马沙力海很快在厦门市立足,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马沙力海未曾想到,拉面生意会使他一家,乃至家族脱贫致富。

  如今,像马沙力海一样的化隆拉面匠,遍布全国各地,有些人还走出国门。他们不仅做大做强拉面经济,还展示了青海人淳朴的品质,涌现出了像马牙古拜、韩天明、马玉兰夫妇这样拾金不昧的好人。

  马牙古拜是化隆县数万务工人员中最为普通的一员,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化隆各族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重义轻财、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美德。面对重金,马牙古拜毫不动心,他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塑造了化隆拉面人的新形象。这恰恰是化隆拉面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缩影,它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种致富形式,而是化隆对外树立的新形象。从这个形象和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化隆人在变,化隆县也在变。

  一项数据显示,在化隆县委、县政府政策引导、品牌带动、鼓励扶持、健全机构等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截至2013年10月底,化隆拉面经济实现了11万人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收入8.1亿元,拉面经济收入占全县劳务经济总收入的69%。

  三

  离开巴燕古镇,我们驱车来到甘都。甘都又是一个让人眷恋的地方,适宜的气候,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投资的热土。这里不仅有黄河、马步芳公馆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新兴的水产业和温棚产业,也令这片土地更让人心动。

  我们醉心于甘都镇水车村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这个初期占地50多亩,以特色种养、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已成规模。数百栋大型温室大棚整齐划一,与邻近的黄河苏只电站库区内的高原黄河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遥遥相望,如一幅迷人的画卷。

  像海东市的其他村庄一样,几年前,水车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近年来,随着我省对黄河水电梯级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高原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相继建成,水车村的命运悄然发生了变化……利用靠近黄河苏只电站库区的巨大优势,水车村率先在我省发展网箱养殖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当地农民的增收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

  从土里谋生到水里淘金,这对世世代代操持犁铧的化隆农民,是一个历史跨越。在水车村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对化隆农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夕阳西下,返回西宁的路上,我们看到公路沿线的化隆各族人民一派忙碌,准备迎接环湖赛的到来,他们要把最美的家园展现给世界。(作者:赵俊杰 朱西全 李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