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三问”流光溢彩的玉树藏族文化

08.02.2017  10:36

   今日视点

  春节假期刚结束,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传遍三江源。文化部同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省继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果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字号”文化招牌。

   玉树藏族文化有什么

  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名山之宗、江河之源。北有昆仑山脉,南有唐古拉山脉,嘎朵觉吾和格吉两座神山雄踞南北,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以及东南亚第一巨川澜沧江发源于此。玉树作为青藏高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康巴、卫藏、安多三大区的中心,玉树的歌舞、民间工艺、民俗节庆、史诗文化、信仰构成等多面向的文化素质编织出玉树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世居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创造并活态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总和。玉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位,列入省、州、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达190项。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玉树地区以手抄本、木刻本和口传、戏剧等形式,植根于民间,传诵在群众中。现流传在玉树地区的《格萨尔》文本有84部之多,涌现出能演唱数十部、数百部的“神授”艺人18个。玉树藏族《格萨尔》说唱,以其数量之多,风格之繁,种类之全,且音乐形象生动、丰富,旋律手段细腻、多变,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玉树是《格萨尔王传》流传时间最长、传播区域最广、作品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玉树藏族文化保护什么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空间上是以玉树市为核心区,辐射称多、治多、杂多、囊谦和曲麻莱五县玉树藏族分布的广大地区。包括高原游牧文化、半农半牧文化、农耕文化,以通天河、结曲河、扎曲河等流域为带状分布的古村落建筑文化、宗教建筑文化、藏传佛教艺术、金属加工技艺、黑红陶烧制技艺、民间歌舞乐曲、民间传统节庆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勒巴沟和嘉那嘛呢为代表的玉树石刻群、东仓大藏经及格萨尔手抄文本为代表的文献典籍,以结古寺、达那寺和白塔、藏娘佛塔、红塔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以岩画、古墓群为代表的文物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生态区内藏族文化习俗及与之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包含玉树藏族传统文化,即节庆民俗、民间文学、歌舞民俗、民间游艺竞技民俗、传统手工技艺、藏医药加工,将现有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0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保护文化生态区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现有2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保护对象,发现、培养和鼓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且尚未纳入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优秀艺人,使其享受保护支持。

  保护属于玉树藏族传统文化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场所及文物古迹,包括体现传统文化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传统民居建筑及建筑构件、传统行业器具、游艺竞技器具、宗教信仰器具等实物的记录、收藏和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格萨尔王登基台、重要渡口遗址、古道遗存、古村落遗存。

  保护区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传承与藏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密切相联。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对相关山水文化的依附载体,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赖以生存的村落、集镇等环境的保护。

   玉树藏族文化怎么保护

  玉树藏族文化保护要追溯到2005年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寻根行动”,玉树州开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搜集、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尤其是4·14地震后,玉树地区物质文化遗存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空前损失,玉树州加快了申报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程,编制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方法、保障措施等。

  深入调查和建档,摸清玉树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通过建立资料库、数字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对挖掘、整理出的文字、影像、实物资料进行归档,出版有关典籍、编制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科学资料片,建立完善玉树藏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精细数字化保护,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

  加强传承机制的建设和传承人传承团体的保护,开展玉树藏族歌舞、服饰、营造、民间美术等门类艺人专项调查,全面摸清各门类传承人的数量、分布及传承状况,并建立完整的档案数据库。搜集、整理、研究、出版相关曲谱、舞谱及相关技艺、民间口头传承的出版物。以保护带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对于一些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采用商业化手段,进行开发利用,结合当地旅游业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如玉树特有的囊谦黑陶加工技艺、唐卡绘画技艺、石刻技艺、服饰加工技艺、藏医药炮制技艺、藏酩馏酿制技艺、传统皮毛加工技艺,传承中开拓市场,以效益促传承。

  玉树藏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从整体性、系统性着手,将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与“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重大举措相契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设立藏族文化研究性机构,调动本土文化精英和爱好者,由政府指导、财政支持、文化部门扶持,推进玉树藏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文化宣传工作。借鉴和学习先行的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进经验,制定课题,研究玉树历史、文化、经济、宗教、文学、艺术、饮食、民居、工艺、民俗等。

  加大既熟悉玉树藏族文化、又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致力于藏族文化研究保护的专家。建设玉树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设立和加强传习中心、传习所、传承基地工作,县市城镇设立和完善演出场所,搭建高标准、现代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示场所。玉树藏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依靠广大民众的参与和实践,理解和尊重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社会公众意愿,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民俗节庆活动。

  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张多钧)

   视点短评

   藏族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文化部日前正式同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设立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对玉树地区的文化与生态做整体性保护,全面彰显藏区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

  玉树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现存古代文明遗迹遗址众多,玉树歌舞、服饰加工技艺、民居营造技艺、烧造技艺和金属锻造技艺等多类传统文化项目,已被列入州级、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树藏族,民众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同时,传统生产和生活模式不断发生变迁,许多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玉树藏族固有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诸如玉树藏族文化中的饮食、服饰、交通、建筑、节庆、礼俗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手工艺、民间口头传说、传统歌舞等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后继乏人、传承断链等濒危状况。“4·14”地震造成灾难性影响,玉树州有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同程度遭受损坏,各县文化遗存及众多古墓葬群不同程度受损。如何更加有效地在提高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同时,加强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是藏族传统山水文化的整体系统性保护的需要。高原生态伦理蕴含的和谐理念是藏族山水文化的精髓。江河源群众的生态观念与高原生态环境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一致,人与自然一体的理念,与自然共生共存、崇敬自然的观念,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自然物系在一起,使藏区的山山水水变成一个个自然保护区。

  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需要。党和政府从国家生态战略出发,设立了“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覆盖玉树州全境,是玉树藏族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延续的重要自然生态语境。千百年来,世居玉树境域的藏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经验和知识,特有的信仰文化传统、生态伦理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和呵护自然环境,留下了一方净土,造福了本土及三江源流域的各方民众。

  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需要。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灵魂和血脉,是该民族自我确认、自我阐释、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表征这个民族共有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各级非遗名录的保护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和建设,充分体现了对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对文化生态的保护实际是一种非遗项目保护基础上的“大视野”“大格局”“新高度”。

  玉树藏族文化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实际就是实现了对玉树藏族文化根脉和生成土壤的综合保护。国家层面的重视势必促进玉树藏族民众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信念,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更加积极有效地树立主人翁精神,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中下游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张多钧)

   故事传真

   康巴舞王吃上“文化饭”

  春节期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仲达乡热闹非凡,乡政府的院子里每天都会聚集很多老老少少,跟着扎西昂江跳伊舞。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轻盈地挥舞着长袖,扎西昂江的舞姿时而轻柔,时而奔放,在院子里扬起了阵阵尘土。

  扎西昂江在当地有一个外号,牧民们都叫他“康巴舞王”。扎西昂江之所以被称为“康巴舞王”,和他从小刻苦学习舞蹈分不开,和他自身高超的舞技分不开。

  扎西昂江出生在玉树市仲达乡电达村一个贫困的半农半牧家庭,6岁时就跟随当地艺人学习舞蹈,展现出对藏族舞蹈的极高天赋。仲达乡是玉树地区民间舞蹈伊舞盛行的地方,伊舞传承和发展的氛围浓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伊舞的舞者。

  扎西昂江由于岁数小,不能参加舞蹈演出,但是只要有舞蹈排练,他一定第一个到达伊舞排练的现场。扎西昂江认真揣摩学习,回家后,放牛的空隙,就会学着跳伊舞。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磨练,21岁的时候,扎西昂江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舞者。

  此后,扎西昂江的舞蹈技艺与日俱增,1992年参加了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舞蹈比赛,荣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2009年被评为玉树伊舞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同年,加入玉树州民间土风歌舞团担任副团长,从事民间伊舞的传授。2010年6月,参加了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的舞蹈决赛,并一举夺得“群星奖”。此后,又陆续赴湖南、北京、银川等地,分别以副团长和传承人的身份参加了青海卫视改版晚会、第一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中国西部民歌艺术节。2010年9月,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奖最高奖“山花奖”。

  面对如此多的殊荣,扎西昂江只是微微一笑。他说:“舞蹈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今天做的事情只是为了我们玉树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也希望以后继续有人把我们玉树民间舞蹈传承下去。”

  40余年的民间舞蹈表演生涯中,扎西昂江在积累了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技艺的同时,为玉树及四川甘孜部分地区民间舞蹈爱好者传授舞蹈,至今,从师于他的人员已接近万人,为玉树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扎西昂江有五个子女,孩子们小的时候,他就调教孩子们学习伊舞,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五个孩子现在也都是伊舞的优秀舞者,孩子们跟随父亲在玉树民间土风歌舞团表演,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扎西昂江一家通过舞蹈,吃上了“文化饭”。(张多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