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06.06.2014  10:57

        2011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将海北州建成全省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抓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海北州以“现代、生态、示范”为落脚点,坚持 “好中优选、整体规划、集中投入、科学打造”的原则,全力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通过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健全机制,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通过示范区建设,截止2013年底,水、电、路、通讯等硬件设施覆盖率较2010年的75%提高到100%,实现全区全覆盖的目标;畜棚利用率从2010年的55%提高到100%,白藏羊、良种牛繁活率分别提高了15%和10%,同时天然草场超载率较2010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牲畜及部分羔羊实现了集中管理、规模养殖,人畜实现了100%的安全用水。冬春草场基本上全部实现分隔围栏、划区轮牧,对羊用药浴池、疫病防治注射栏、配种点的集中大力筹建,现已覆盖整个行政村,从原来的一个乡一个配种点发展到现在的一个村一个配种点,且人员、设施配备齐全。利用专项资金,积极打造饲草料储备库,实现了一个点配备一个大型饲料储备库,解决了冷季补饲问题,有效缓解了天然草场载畜压力,辐射带动了舍饲畜牧业的全区域性发展。此外,对每一个示范区购置了剪毛机、饲草料加工、牛奶分离器等常规设备,并对专业合作社进行整改,建立了固定的经营场所,办公设施基本配置齐全,实现了合作社规范化运行的目标。二是示范引领,探索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新模式。紧紧把握“现代、生态、示范”这一内涵要求,立足实际,始终把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新牧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方向、推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创新组织化模式、形成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的总要求,以加快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主线,探索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养殖基地”、“补饲+放牧”、“养殖+育种+新技术推广”等多种模式,为海北州进一步搞好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积累了经验,指明了路子。三是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示范区建设中,各地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跳出单纯发展畜牧业的框框,以更开阔的视野推进示范区建设,把解放和发展新的生产力作为推进牧区改革发展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实行集约化经营为途径,大力调整劳动力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对转移出来的富裕劳动力加强技能培训、分工分业、优化组合,加强引导参与农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生产,创办牧家乐和商贸、住宿、餐饮等多种经营实体,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近三年来,海北州示范区新创建专业合作社308家,申报家庭牧场、种养大户115家和106家,集体经济农牧民参与度较2010年提高了70%,达到现在的96%,合作社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率提高了55%,人均纯分红达到980元;由合作社主导,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新成立了农家乐、牧家乐等,带动了当地二三产业经济发展,就业率同期提高12%,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5%。四是良种良法得以推广,提升了科技含量,完善了服务体系。始终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为首要任务,立足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实现特色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和牲畜品种良种化,每个示范点从没有特色产业基地到目前新建至少1处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组建了白藏羊核心群282群84700只,白藏羊引进补贴27240只,牦牛引进补贴3240头,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4200只。通过与合作社对接,资金整合,成立规模养殖场,掌握野血牦牛提纯复壮、绵羊人工授精、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和饲草青贮、氨化微贮等科技的转化应用,大动作、大手笔发展高效养殖业,并逐年加大杂色羊、欧拉羊等非保护品种的淘汰力度,畜群保有量同比分别下降45%、52%。藏系羊良种化比例较2010年提高50%以上,高原型牦牛良种化比例较2010年提高30%以上。五是农牧民人均收入有了新的提高。示范点辐射带动了示范区整体经济发展,农牧民整体增收提高52%。据统计,2012年,海北州39个示范点农牧民总体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914.16元,平均增幅达到62.8%,高出年初确定的增长18%以上的目标任务42.8个百分点。2012年增幅最高的为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泉村示范点,人均纯收入达18252.49元,较上年增加8761.78元,增幅达92.32%;增收最低的是门源县苏吉滩乡药草梁村,人均收入也达到13514元,较上年增长2997元,增幅达28.5个百分点。六是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推进农牧业向生态绿色发展。把以草定畜、核减牲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合理核定草场载畜量,严格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总体方针,将超载牲畜转为舍饲养殖,一方面促进了草畜平衡,另一方面舍饲畜牧业得到了发展。39个示范点共核减牲畜34.74万只羊单位,建立饲草料基地4.42万亩,种植一年生饲草料3.1万亩、多年生饲草料1.32万亩,通过高产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新技术的运用,刈割次数从过去的一年1次提高升到现在的一年2-3次,产草量明显提高,产量是2010年的1.8倍,天然草场产草量比上年增产10%左右,重度退化草场比上年下降3.28%,舍饲繁活率提高了16%,出栏率提高了45%,效益十分可观。并通过承租和跨区域订单种植等途径,保证了舍饲养殖需要。同时,示范区每年列专项资金进行草地补播、灭虫灭鼠、毒杂草防治、草地监测等措施保护、强化天然草场的生态性能,有效遏制了草场重度退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