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水利工程巡礼⑤ 海西州唱响节水主旋律

12.09.2016  21:46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摄影报道)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特别是柴达木盆地,是一个长期缺水的地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是柴达木盆地缺水和水资源重要性的形象反应。

  面对水资源匮乏、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等问题,海西州没有退缩、没有等待,从2005年开始,借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这股东风,全面吹响了海西州节水攻坚战。

  镜头退回到10年前的场景,那时,由于灌溉渠系建设不完善、作物品种单一、大水漫灌,造成柴达木盆地农田亩均灌溉用水居高不下,平均超过1000立方米,大面积农田土壤盐渍化而无法耕种。对企业用水没有任何的考核指标,企业随意用水,节水意识淡薄。

  再看看10年前的巴音河,城市的各种垃圾全部倒入河道、污水管到处可见,说是“脏、乱、差、臭”一点不为过。

  回望过去,虽然令人脸红,但也该庆幸,海西州10年前就开始了起步。10年的努力、10年的幸苦,海西人换来了水资源的节约、水环境的保护、用水效率的提高,换来了绿水环城。

  截至2015年底,柴达木盆地绿洲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0年前的0.35提高到0.46。数字是枯操的,但同样是鼓舞人心的,这0.11个点内包含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包含了各级水利部门的汗水、包含了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每年节约水资源2亿立方米。

  而到了2016年8月底,柴达木盆地绿洲灌区和城市生态林、公路、青藏铁路防风固沙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9万亩,设施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06万亩,管道输水灌溉6.07万亩。

  成绩还不止这些。全州县级以上城镇和工业园区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实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回用,开展了重点企业供用水水平衡测试工作,2010年到2015年,5年间,海西州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了80%,开展了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并通过国家水利部的达标验收。

  一切工作,最终受益者是群众,我们来听听群众的声音。柴达木防沙治沙公司工作人员谈起枸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说:“以往进行大水漫灌,一个劳动力只能承担不到1000亩地的灌溉任务,还要派人到各个分水口把守,现在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5000亩枸杞地的灌溉,滴灌工程直接给枸杞根部管水,遏制了杂草的生长,减少了除草工作量,同时实现了水、肥精准浇灌精准施肥,提高了枸杞产量。”

  德令哈市经营温室大棚的胡经理说:“我们公司的2000多座温室大棚采用高效节水滴灌、膜下滴灌后,大棚产量增产20%以上,实现了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和浇灌,2000多座大棚一个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灌溉任务,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大棚湿度更有利于作物生长,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巴音河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德令哈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原先全部排放到巴音河的污水均集中收集处理中水回用,使巴音河的水更加清澈、更加明亮,而通过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集地域人文、绿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绿水穿城而过,两岸滴喷灌绿化与水体呈带状交相呼映,靓丽的绿色长廊一眼望不到边际,形成了绿色风景线和城市生态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