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打改革“组合拳”凝聚司改正能量

05.09.2017  14:44

关 注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14年3月中央确定我省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以来,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省委要求,我省紧紧围绕四项改革任务(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结合省情实际、努力探索创新,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员额制改革全面完成,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职业保障政策兑现落实,人财物省级统管机制全部建立,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奋力走出了一条极具青海特色的改革之路。

健全完善员额动态管理员额法官检察官“能进能出”

在我省的司法体制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也就是对法官检察官实行“员额制”。改革后,全省法院入额法官1111名、检察院入额检察官882名,全部在一线办案,一线办案法官、检察官分别增加305名、243名。法院、检察院85%的人力资源投向办案一线,办案力量比改革前增加20%以上,法官检察官与辅助人员的配比更加合理,法官检察院队伍结构更趋优化,案多人少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作为法官本身,审案、判案就是工作本职。员额制改革就是让优秀法官回归本职工作,同时更好地配置司法人力资源,推动了法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来自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的法官朱明忠,从事法院工作25年,面临新的选择,要不要通过新的遴选程序进入员额,到一线办案,他一直思考着,最终他选择尝试和挑战。去年,他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稳健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功底,最终顺利通过遴选程序,成为一名员额法官。

海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是全省首个全额兑现入额法官绩效奖金的法院。海北中院副院长陈杰说, “绩效考核突出工作量的均衡化,能够保障绩效考核的公平合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可以激励法官多办案、办好案。”

为加强和规范法官检察官员额管理,健全完善员额动态管理机制,今年4月,省司改办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青海省法官检察官员额退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退出员额的情形和程序,对入额法官检察官进行动态管理、奖优汰劣,是全国第三家建立员额退出机制的省份。

推进跨区域法院检察院改革试点工作也是我省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司改办主任张爱军介绍,“针对我省地域辽阔,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今年3月1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部矿区人民法院和海西州西部矿区人民检察院在茫崖花土沟镇挂牌成立,成为我省首个跨区域法院、检察院。同时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法院,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和治多县检察院开展建立流动服务机构试点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牵紧司改“牛鼻子”步入审案“快车道”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能迎难而上,就会一退千里。完善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必须牵住的牛鼻子。我省法检两院先后出台47项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配套制度,基本形成了法官检察官有权有责、依法履职、依法担责、依法追责的司法责任制配套改革体系。

“司法责任制的落实,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倒逼法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办案由‘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通过合理设置办案权责,健全完善办案组织,不断强化监督制约,积极推进内设机构改革,真正将‘谁办案谁决定、谁决定谁负责’落到实处,人人感到肩上有责任,办理案件人人高度负责,责任心也提升了,所以办案更加公正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乔健说。

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法官李成玲深有感触地说,“因为之前有些自己拿不准的案子,可能就想,我就先这么写吧,写完以后反正有庭长、院长给我把关,我也不担心,但是现在每一份裁判文书,包括撰写的时候你要去收集大量资料,慎重地考虑裁判结果,无数遍地要进行核稿,所以法官责任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运行几十年的内设机构处(科室)模式被“拆除”,随之建立起来“大部制”。这是我省体制改革中推出的重磅举措。

海东中级法院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4个合并为8个,撤销了职责虚化的书记官管理处和职能弱化的审判监督庭,将上述机构职能划归审判管理办公室,推进审判、行政事务集约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能。

海东市检察院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3个减为8个。刑事检察部整合了侦监、公诉、监所3个部门,该部2016年提出抗诉的案件较改革前上升50%;已结案件全部被法院采纳,抗诉成功率为100%。

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朱雅频介绍,通过内设机构整合,全省检察机关共精简内设机构130个,全省8个市州院和47个基层院机构精简率平均为31.7%,一线办案检察官增加43.3%,改革效应逐步显现。另外,基层院检察权运行机制由“三级审批”转化为“二级审批”后,改变了“决定者不办案、办案者不决定”的状况,实现了扁平化管理。

“人财物”实现省级统管推进改革更有力

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和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建立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解决了法官检察官的晋升和待遇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司法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而同步推行的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对于确保法院、检察院摆脱地方干扰、公正办案具有深远意义。

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我省坚持科学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组织、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主动作为、大胆创新,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制定出台了31项涉及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的配套措施,为确保改革顺利奠定了制度基础。

西宁市两级法院以全省26%的法官资源承办了全省57%的案件量,法官年人均办案量达240件,法官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为解决案多人少的基层法院、检察院用编需求,省编办分3批下达1077名省暂控中央政法专项编制。

省委组织部制定了《青海省法检两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试点办法》,明确了全省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管理体制,实现了基层法检“两长”在全省范围统筹管理。省财政厅制定了《青海省省以下法院检察院财务由省级统一管理实施方案》及7个配套制度。2016年1月起,省州县三级113个法院、检察院已纳入省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已实现省级财政统发。按照中央有关“保高托低”的经费保障精神,打破原来“分灶吃饭、分级负担”的方式,实现财政省级统一管理。2017年,全省法院、检察院的保障经费较2015年增加53.1%。

“按照司法规律合理配置司法人力资源,我省制定出台《青海省员额配置管理办法》,实现法官检察官员额全省统一调配、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将案少人多法院检察院的员额适当调整至案件量大、任务重的法院检察院,切实解决忙闲不均的问题。为确保员额配置能够满足不同层级法院、检察院工作需要,省法检两院统筹确定三级法院、检察院员额比例,坚持向基层和办案一线倾斜。”省委政法委执法督察处处长史国鑫说。

正是春潮涌动时,唤得东风好扬帆。司法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迎着司法体制改革释放的公平正义之光,青海将继续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破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创新中拥有更多“获得感”。(魏 爽)

点 赞

“80后”女警官的别样青春

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业务过硬的人;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让父母牵挂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个顾不上家的妻子;在女儿的眼里,她是一个时常加班晚归的母亲;在找她办事的群众眼里,她是可敬可亲让人可以信赖托付的优秀民警。她就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田琴。

“80后”的田琴,面容清秀,身材高挑,挺胸、收腹、抬头是职业使然,是她已经定型的姿态,也更是她的人生状态。2010年,经过招警考录,她进入了公安队伍,被分配到海晏县公安局,成为了一名户籍民警。在办理户政业务时,对群众提出的任何问题,她都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烦,能一次解决的问题绝不让群众多跑路。2012年,田琴在青海湖派出所工作时,辖区牧民华某因上学将户口转入学校,1983年从民族师范学校退学后,一直没有将户口迁移,直到后来等他去迁移户口时,他的户口已不存在,多年来他因没有户口未分得草场,也享受不了国家的任何政策。田琴得知情况后,查找以前的户籍档案,经过几天的翻阅,终于将华某当年迁移户口的档案找到,然后她又向村委会、华某的同学等进行调查,将收集的材料上报县局批准后,为华某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

2014年田琴被调往海晏县火车站派出所担任副所长,在到任火车站派出所后,她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走访辖区企业和群众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协调解决群众的问题困难。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也是亲自带头上,从未因自己是女同志而有一丝一毫的畏难情绪,为所里的同志树立了榜样。辖区金沙湾景区系海北与海南的交界处,每到夏季因抢客、争地界、收费等问题矛盾纠纷突出,2014年7月,因抢客两地群众发生矛盾,本来是两三个人之间的纠纷,但因一直以来积压的种种矛盾,使双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情绪高涨,在双方人员的撕撕扯扯中导致一名群众受了轻微伤。田琴考虑到本案是两个地方的事情,今后两地的群众还继续在那里做生意,如果处理不好,双方的矛盾会再次加深。为此田琴与同事们一边找双方当事人和在场人员取笔录,一边通过海南湖东种羊场保卫科和村委会干部的协助,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和调解处理,最终双方当事人也握手言和化解了恩怨。

在派出所工作期间,凡是加班或节假日值班的时候,总能在派出所院里看见田琴年幼的女儿在独自玩耍,因丈夫同为警察的缘故,两人常常都忙得没法照顾女儿。为了不耽误工作,田琴只能将女儿带在身边,很多时候加班晚了,母女俩就睡在了派出所的值班室。2013年的春节田琴带着女儿和同事在值班,晚上11点多接到110指令称沙岛内有一车辆陷进沙子里,请出警。因当时派出所里只有一辆五菱面包车无法将陷进沙堆的车辆拖出,又正值春节大半夜的也无法联系到其他车辆。田琴和同事先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当事人称第二天早晨就会有车来拖他们的车辆,只希望给他们送些食物和被子御寒。田琴和同事准备了食物、开水、被子,带着女儿一起赶往20多公里远的沙岛,等送完物品回到派出所时已经凌晨3点了,女儿早已躺在同事的怀里睡着了。

2015年,田琴调往海晏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担任大队长。因警力紧缺,治安大队、禁毒大队、出入境大队一直合署办公,围绕着安保工作、特种行业管理、治安案件查件、户政工作、出入境管理、禁毒等工作,她始终站在工作的第一线,经常带领治安大队民警开展全方位排查,及时查处整改治安隐患,为保一方平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她先后获得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多次评为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平凡铸就伟大,小爱汇成大情”。在平凡的岗位上,田琴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用真心、热心和诚心,以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对她信任和深爱,用坚实的脚步踏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魏 爽)

时 评

法治中国迈入新境界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六集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近日在央视持续播出,引发全省干部群众,该专题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话精神和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中国建设是建立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总体把握上。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法治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治理方式,与古代社会的宗教、道德规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法治中国建设是建立在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剖析上。中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是我们汲取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经验的重要思想宝库。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以史励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法治中国建设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牢牢把握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法筑堤,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尤其通过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以法治的方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赋予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的内容和涵义。

法令即行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依法治国涵盖甚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推行依法治国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敬畏法律、尊重法律、服从法律、善用法律的环境和风气,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力,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盛红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