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城市巡礼之西宁:“幸福西宁”的城市密码

19.04.2018  03:3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讲的这句话,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近日,央视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10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西宁榜上有名。
        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调查10万户家庭得出结果,正式公布“2017年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单。西宁上榜,荣膺榜眼。

        西宁,这个海拔2261米的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骄傲。新时代的“幸福西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
      “幸福西宁”既是市民的期待,又是市民切身的感受。“幸福西宁”在住房困难的低收入群众眼中,是安居小区的一把钥匙;“幸福西宁”在失能老人眼中,是护理人员的一抹微笑;“幸福西宁”在社区居民眼中,是从蔬菜平价店内拎出的菜篮子;“幸福西宁”在更多市民眼中,是“天蓝、水清、地净”的宜居环境……市民一个又一个的“小幸福”汇聚成了“幸福西宁”的动人乐章。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幸福西宁新局面”,《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庄严承诺,“幸福西宁”已敲门,“幸福西宁”的故事,又开始在230多万西宁人民的心间续写。
01、稳稳的幸福源于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在西宁,市民有投诉建议、公共服务信息咨询的需求,不再需要一一记住不同的号码,拨打12345就可以轻松办理;处理交通违章,市民不用跑银行或执勤大队排队,手机就可以缴纳罚款……在一批批关乎西宁跨越发展、民生福祉的实举措、大项目的实施中,激发着城市活力,西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西宁市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作为提升“幸福西宁”内涵品质的重要途径,坚持完善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了“三统一”。
      首先是统一网络。政务内、外网已完成横向部门全覆盖、纵向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互通,各接入单位带宽提高到100M。积极实施农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农村地区光纤接入率达97%,城市家庭实现光网络全覆盖,平均速率达到100M。
      其次是统一云平台。按照“资源整合、先易后难”的原则,已将27个单位的30个应用迁移至政务云平台,分配虚拟资源914核,使用103台云主机,运行状况稳定。
        三是统一数据库。大数据基础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标,并进入实施阶段;完成了地理信息库建设;市场主体信息库(法人库)已完成招标,正在抓紧实施;人口库、宏观经济库与大数据基础平台同步建设。
      接下来,西宁市还将为市民送出服务大礼包。12345热线已整合18条公共服务热线,承接110非警务警情,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研究拟订了12345民生服务品牌建设方案;完成“智慧西宁”APP改版并上线运行,拟定了后续运营方案;依托“雪亮工程”,正在实施城市“一格”项目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窗、一号、一网)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按照青海省政府统一规划调整建设方案,完成34个委办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梳理;完善市民卡项目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实施工作;城市综合管理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已完成招标进入实施阶段。
      西宁市政府奋力书写答卷以此证明,“幸福西宁”不是空洞的“理想国”,也不是狭隘的“发福利”,而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经济社会建设探索;所追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幸福,而是广大人民的幸福;不是急功近利的幸福,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不是局部的、浅层的幸福,而是整体的、根本的幸福。
02、民生成果筑牢幸福西宁的基石
        一道阳光透进窗户,屋子里暖烘烘的,雪白的墙上挂着一幅“花开富贵”的十字绣,屋子里收拾得干净利落,显得格外温馨。这是西宁市城东区低保户马永才夫妇的家。
        去年初,马永才因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偏瘫后遗症导致他左腿萎缩,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久,妻子在清扫马路时又被摩托车撞伤了,使全家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随后在政府及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两位老人申请到了一套54.5平方米的廉租房……
        在现代社会,住房作为“衣食住行”的核心,关乎民生大计,其重要性无法比拟。为真正把这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全面提升住房保障管理水平,西宁市携手青海省首家省属大数据公司——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搭建一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住房保障信息管理平台。这个面向市、区、县建设的覆盖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在内的住房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协助解决全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让一大批像马永才一样住房困难的家庭圆了安居梦。
          除了住房,西宁市还在治安、卫生、交通、教育、环保、旅游等众多与百姓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创新为抓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带给市民更多便利和舒适的体验感,也将让这座高原古城越来越宜居。
      “雪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542万元,已建设1591个视频监控设备,市级综治中心建设方案基本确定,公安业务实战分平台正在采购各类设备、软件;200个动态人像识别系统点位正在安装,人像前端设备已建成。
        西宁市制定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接口规范和数据标准,完成了智慧卫生项目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搭建部署双向转诊系统、区域影像系统、远程会诊系统。
        西宁市级综合交通管理信息平台(一级平台)和交通运输智能管理平台(二级平台)已完成总投资的70%,初步完成年初信息化任务;应急指挥与处置系统已实现交通行业应急处置方案、应急资源和专家团队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升级改造并联网159处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集成2200余处视频监控,路口路段布设377套流量检测设备,集成自建55块交通诱导屏,159块条形屏。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检测监管信息平台、物联网监管应用平台业已建成,设立农牧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和农牧业信息综合服务大厅,村级设有信息服务站130多个;部分乡村实现温室大棚智能物联网自动化控制。
        截至目前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投入178万元,主要完成运营商数据分析展示、官方微信公众号用户分析、气象数据分析、景区数据分析展示、互联网舆情数据分析等模块的开发;正在进行互联网、信令、微信等数据对接。
      “智慧环保”二期系统项目实现各部门业务信息化管理和业务协同,积极配合完成省厅环保专网运营维护工作。
        2017年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分别实施班班通、计算机房、校园网改造升级、校园安防巡查、网上阅卷、远程教学互动教学等系统建设。
        西宁市围绕供水输配、管网运行维护、客服、营销以及综合管理等五大方面完成了“一个中心”“一张网”以及“一监管”三个一建设,通过供水管网数据一张图,实现管网数据共享。
        在这些具体实践中,西宁市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治理城市顽疾、补足城市短板的综合方略,让群众在城市建设与治理中有更多获得感。
        站在“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新的起点,西宁市将巩固现有成果,按照新的标准,进行长效管理,让“幸福西宁”落地生根。来源: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