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草地农业,湟中现代农业新突破
六月的湟中,草木茂盛。原本荒郊不起眼的撂荒地,如今麦苗滚浪。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燕麦田中,麦苗卯着劲儿往高里蹿儿,村民们三三两两锄着杂草,盼望着有个好收成……
近年来,湟中县积极从省内外引进草产品和燕麦食品加工技术,发展壮大草产品和燕麦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饲草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燕麦良种生产—饲草种植—草产品燕麦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链。
“今年湟中县饲草种植均为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9.8万亩,涉及全县15个乡镇200多个村。”县草原站站长白生贵说。
这些年湟中县不断加大饲草种植投资力度,不仅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还通过饲草基地建设项目,逐渐完善生产环境,并于2014年5月成立了饲草产业协会,对合作社员工和规模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饲草产业协会每年举办两场观摩会,邀请国内、省、市饲草专家开展4次专业授课,定期组织会员去省外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鲁沙尔镇西村的路启鹏是燕麦种植大户。2014年,他在东村菜沟台种了200亩燕麦,刨去成本,装进腰包里的钱有4万元左右。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在老营堡东村、西村、张家庄流转土地2000亩,全部种植“白燕7号”。看着地里已4厘米多的麦苗,他说,种燕麦投入低,操心少,不费时,赚得也不少。今年他从3月20日开始种,加上锄草的时间,不出3个月就有收获了。
随着饲草种植的逐渐加大,全县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饲草种植规模由2012年的12万亩扩大到今年的19.8万亩,饲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从2013年的59家增加到今年的196家。
“这几年饲草业不断发展,一些弃耕地、撂荒地以及异地搬迁后荒芜的耕地得到了有效利用,弃耕地、撂荒地饲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亩均产鲜草量达到2500公斤,纯收入达380多元。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白生贵介绍到。
村民石维成说:“我们在启鹏那里取了经,自己也种了几十亩燕麦,每到收割的季节,打下来的种子就被天兴草业有限公司收走,燕麦草可以卖给养殖场的人,每亩大概能卖几十块钱……”种植有补贴,销量有保障,产销一条龙,在成熟的产业链条下,饲草产业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为扩大品牌效应,“湟中燕麦”产品地理标志得以申报。如今,湟中县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建设饲草种植基地、燕麦实验示范基地等措施,大力发展畜草产业建设。从事饲草种植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急剧增加,草产业发展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式种植向由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经营方式转变。仅湟中天兴草业有限公司年储存能力达4000吨,种子、良种供应量不仅能满足本县需求,还远销上海、安徽、西藏、四川等地。
白生贵说:“发展草地养畜业任重道远,目前县里还存在着草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低、良种品种单一等等问题。今后还要引进培育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推广高产栽培及饲草加工技术,积极培育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饲草产业大发展。”(刁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