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在一线:交通扶贫组来到田家寨后

12.04.2016  08:59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先试种0.07公顷地,种着好了,明年就多种点。” 4月7日大晌午,湟中县田家寨镇小卡阳村的李生元,一边在自家地里播着藜麦种子,一边喘着粗气告诉记者。

  离省城西宁近50公里的小卡阳村,是湟中县的重点贫困村。这里山大沟深,平均海拔2900米,是典型的浅山地区,村民以种植小麦、油菜、燕麦为主,完全靠天吃饭。

  “囿于环境制约,这里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当差,成家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据省交通运输厅“双帮”工作第七组驻小卡阳村“第一书记”贺海峰介绍,自2015年10月进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大家尽快转变角色,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扎实开展项目帮扶,为早日改变当地落后面貌出力。

  通往小卡阳村的盘山公路虽然搞过硬化,但分布在山沟里的田间道路崎岖难行,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工作组以此为突破口,协调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对村里近40余公里的田间道路进行了整修,并于当年11月底全面完工,为村民耕种收割创造了条件。

  “以前村里路不好,靠牲口拉着。现在田间道路修上了,深沟里也筑上了坝,车开进开出不说,人走着也轻松。”在地处脑山地区的田家寨镇马昌沟村,64岁的贫困户吴正科说出了工作组带来的新变化。

  除了修路填沟外,工作组还为田家寨镇的大、小卡阳村和马昌沟村取来了“真经”。据马昌沟村“第一书记”张杰介绍,经过深入的调研论证,并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土地属性的前提下,工作组决定在三个联点帮扶村试种经济作物藜麦和蕨麻,一个村试种1公顷,所需费用由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省路政执法总队、省交通通信中心和省路网中心四家单位协调解决,并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协调农技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和指导。

  “以前山里根本上不去车,现在路修好了,许多撂荒地全部复种上了。拿试种藜麦来说,0.07公顷地撒上七八两种子,产量能达到100斤。按照市场价,每斤种子200元,收获后能卖到60-80元不等。而种燕麦,0.07公顷地的收成也就几百元。”马昌沟村村主任马成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随着整村易地搬迁政策的落实,分散在田家寨镇山沟里的三个贫困村村民正陆续迁入新居。“党的好政策来了,我们高兴着。就是手里没有钱,希望多帮扶一点。现在‘第一书记’们三天两头来村子里宣讲国家的‘1号文件’和易地搬迁的有关补偿政策,让我们心里也有个数了。”吴正科说。

  “扶贫先扶智。”据贺海峰介绍,针对大、小卡阳村和马昌沟村的实际,工作组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劳务输出上。目前,三个村子共有140人报名参加了务工培训,培训合格后将组成劳务队参与公路建设。“上岗后,他们人均可以增收三四千元。加上整村搬迁,以后村民的务工、上学、看病都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