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综治体系 构建大平安格局——来自海晏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微创新”的探索

28.12.2020  16:12

  海晏县县城新貌。李勇摄

  基层党组织从“舵手”变“推手”,基层党员从“观察员”变“服务员”。近年来,海晏县通过开展“行动支部”,在村(社区)党建工作中探索形成“七联七共”“五民四带”“五型社区”等成功工作机制,特别是“五民四带”工作法得到国家民政部认可,助力社会治理向纵深推进。

  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流、事在基层办。推行县乡村“综治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手拉手”工作模式,海晏县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建成首个规范化县级综治中心及6个乡镇综治中心和12个村级综治中心,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并轨推进,实现了从县级到村级层面的综治基础保障。

  从“五诊”矛盾纠纷处置模式、“六小化解法”、“常顺”调解室,到“三所联动”、“能人议事会”、“百姓说事厅”、“摩托义务巡逻队”,再到开展“减政便民”行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掌上户政”政务便民服务平台……海晏县各乡镇村不断探索“微创新”,为全县社会治理强了底气、添了生气、接了地气。

  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目标下,海晏县从整治最突出问题、做实最基层队伍、提升最基础服务、解决最实际民生出发,以“大治理、大平安”为核心,以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对象“细胞化”、治理资源“集成化”、治理方式“交融化”、治理思维“法治化”、治理宣教“人文化”为主干,一场探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大幕徐徐拉开。

   探索创新高位推进

  思路决定出路。县乡(镇)不仅是重大矛盾风险的集聚地、也是重大矛盾风险的化解地,更是行政资源与执法司法能力较多的综合体。秉承“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本要求,海晏县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更加清晰。

  如果说,海晏县制定出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未来五年社会治理定了基调、指了方向;那么随着“党建引领、协同共治”模式的落实,推动了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到村镇社区治理中,使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找准了各自的“治理位置”,各级党组织为市域社会治理发挥了“根”与“魂”的作用。

  2020年9月,海晏县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创新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将全县9个党委、3个工委、21个党组、8个党总支、114个党支部,以及2716名党员全部纳入127个社会治理网格中,发挥出了政治、组织、思想、制度引领作用。

  走进海晏县规范化县级综治信息中心,由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人口、重点青少年、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铁路护路、校园与周边、社会治安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九大模块构成的综治信息平台,将全县29个行政村、7个社区,划分为大小127个网格。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及180名网格员手机App,全面掌握各村社区人和事的动态,实现全县大事小情“一网打尽”。

  信息中心内设群众接待室、治安防控室、综合协调室、矛盾纠纷调处室、指挥调度室及综治信息平台。同时,在全县6个乡镇、12个村设置综治服务中心,并将政务服务热线与县综治信息平台相整合,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使信息“活”起来、数据“联”起来、网格“动”起来,持续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一线阵地。

  海晏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阿生福介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的提升完善,智慧海晏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为今后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保障。如今,全县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时可用,综治工作网上监控快速联动,特别是依托网格管理系统,做到了知社情民意、知人员动态、知矛盾纠纷;还能宣传发动、收集信息、巡查防控,实现了服务管理精准到位、群众所遇困难得到及时解决。

   矛盾纠纷化解基层

  2020年11月2日,海晏县金滩乡光明村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因为一家的污水流到另一家门口,吵得不可开交。得知信息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赶往现场调解。

  “经过详细了解,事情的起因还是40年前的一袋救济面,从此两位老人相互积怨,三天两头因一些小事便吵起来。”得知年事已高的两老人都有高血压,金滩司法所长秦建银带着药品,与村干部分别走进两家进行调解。这一调,来来回回就是半个月,本着健康第一、安享晚年的初衷,两家签订了和解协议书,积怨化解。

  矛盾纠纷无小事。推进乡村治理,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须立足现有条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金滩乡探索推行的“六小化解法(即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解决小困难、整治小环境)”,多措并举、抓小防大,营造了稳定和谐社会氛围,让群众在政策上尝到了甜头、发展上有了干头、生活上有了兴头、前进上有了奔头。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2020年8月31日,青海湖乡达玉德吉村村民才某与母亲普某之间发生口角,因普某的羊棚在才某的草场里,对自己放牧带来不便,普某希望才某拿出1万元将羊棚卖给才某,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得知信息的青海湖乡司法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分别给母女作思想工作,找出争议焦点。

  经过耐心安抚后,调解人员站在双方当事人角度,分析化解双方矛盾,讲道理的同时采用“换位说教法”、“高温冷却法”、“情理交融法”、“扬善去恶法”、“趁热打铁法”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母女双方互相理解,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为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青海湖乡将派出所、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起来,在各村成立驻村法律服务队,通过微信群每天为群众推送常用法律法规、普法案例、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并及时、精准、便捷解决群众法律需求,实现了‘临危有人帮、受困有人扶、纠纷有人调、贫困有人助、法治早宣传’的目的,做到了防患于未然。”青海湖乡党委副书记张瑜玲介绍。

  2020年6月5日,居住在海晏县三角城镇水利小区居民在微信群推出一条“小区内下水道反流,影响一楼住户正常生活”信息。网格员立刻向三角城镇主管领导反映,得到信息的镇党委了解情况后立刻“吹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一并深入小区提出解决方案。

  “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这便是三角城镇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中推行“131”工作法时的具体案例。(“1”是接到群众诉求后1小时内同诉求人沟通联系;“3”是及时“吹哨”协同相关部门3日内办结;“1”是在解决问题后或短期不能解决的问题,1日内向群众答复反馈。)

  水利小区的问题经海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场办公后,指定县市政公司三日内疏通,先确保居民正常生活。并使用维修基金将原来下水主管道加粗,彻底解决小区下水堵塞问题。经过4个月施工,目前,整个小区下水堵塞反流问题彻底解决。

   五治融合精织细网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与我们日常开展的精神文明、民族团结、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工作,特别与就业增收是密不可分的。西海镇除16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外,其他一部分是进城的农牧民,如何提升相关部门服务能力,提高群众就业技能、增加收入,这是镇党委政府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海晏县委常委、西海镇党委书记靳有元介绍,作为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镇,西海镇在党委带领下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共查摆出227项在阵地建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维修维护、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西海镇“大党建、大联盟、大治理、支部在行动”区域化党建联盟工作方案、志愿服务队工作流程及问题库,挂牌督战。全镇以增强服务、精准治理的“一张精细网”正在形成。

  “针对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痛点,我们通过大事项目带动、小事自行解决的方式,目前已解决164项,列入州县项目21项,需要长期坚持整治的还有42项。全镇在加快整改整治步伐的同时,还完善了联点领导分工包干制,确保不留死角、彻底扫清盲点。”靳有元说。

  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正推动海晏县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全县自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共设置服务窗口40个,累计精简各类审批事项719项,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34.7万件,咨询受理8.5万件,年办结率均保持在98%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如今,西海镇“六支队伍”、金滩乡阿尕图摩托义务巡逻队等各类群众性社会治理队伍达175支1300余人,试点推行的贫困人群微心愿和社区党员微承诺两结合、社区人群服务“五色连心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金滩乡组建的“能人议事会”,探索形成了“四跟四走”脱贫模式;西海镇建立民主议事决策常态化协商机制“百姓说事厅”,构建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社事民议、社事民治”基层治理新模式;

  尤其打造出了“五好五无平安优秀村社、五无七有平安优秀校园、平安五美优秀寺院、三无平安优秀企业”等一批平安建设品牌和维稳“六法六结合”、“铁路护路八化标准”等一批综治维稳品牌;

  特别是组建“三团两员一中心”矛盾纠纷处置模式(三团:指导团、顾问团、调解团;两员:专职人民调解员、兼职人民调解员;一中心:县人民调解中心),实现了邻里乡亲“预诊”,村警“助诊”,人民调解员“接诊”,调委会“会诊”,司法所“回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

  还有建立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了“两微一端”、12309检务服务平台、12348青海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咨询亭、“法宣在线”、法院“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普法作用。并强力推动“网上办案”“网上庭审”“网上法务服务”机制,执法司法部门案卷上网率达100%。(罗连军 陈赟业 韩雪姣)

   视点短评

  探索“微创新”形成大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作为多民族聚集、农牧业结合、文化旅游融合的海晏县,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主动适应新形势,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率先启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以深化社会治理“微创新”“微品牌”,为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实基础。

  全县探索出的“五诊”矛盾纠纷处置模式、“六小化解法”、“常顺”调解室、“三所联动”等“微创新”工作方法;“能人议事会”“百姓说事厅”“摩托义务巡逻队”等自治组织,打造出“五好五无平安优秀村社、五无七有平安优秀校园、平安五美优秀寺院、三无平安优秀企业”等一批平安建设品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

  市域社会治理不是以往所做的基层治理,也不能直接简单套用基层治理的做法和经验。如何立足实际,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把重大矛盾和风险化解在市域,这是海晏县今后将重点解决的难题。

  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作用,重点防控化解政治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重大矛盾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横向构建起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好善治指挥链。

  要处理好主动与被动、单面与全面、眼前与长远、过程与结果、问题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抓住问题核心,全面巩固提升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理清思想、制度、法律法规、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综合执法等层面思路,结合不同领域系统推进。

  要将一系列微创新、微品牌工作方法,继续提升完善,制定出相应的机制,确保落地落实,发挥最大成效,继而形成完整的体系,真正构建起“社会共治圈”,达到“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罗连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