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京主任在2014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编

06.05.2014  20:07

      2月21日,张进京主任在2014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深化医改 提质升级 创新发展 努力圆青海各族群众的“健康梦”》的工作报告,现将报告主要精神撷编如下。

 

2013年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稳中求进推医改,改革红利全民共享

 

      一是医保医疗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新农合参合率达98.4%,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7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付比达76%。二是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健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机制更加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全面建立, “以药补医”机制逐步破除。三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以岗位管理、绩效评价、人事薪酬、经费补偿为主的运行新机制逐步完善。四是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模式积极推行,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五是多元办医步伐明显加快。西宁市创办民营医院6所,海西、海东等地在鼓励支持社会办医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六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88%,落实6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1.65亿元。七是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速。基层卫生业务信息系统上线率保持在50%以上,44所县级公立医院开通远程医学教育会诊系统,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好中见快促发展,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信息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达到100%。二是重大疾病防控成绩突出。全面落实鼠疫综合防治措施,连续两年全省未发生人间鼠疫。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得以巩固。三是为民健康办实事计划全面落实。争取到位卫生计生专项投入17.03亿元, 10类695个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生根。组织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牧区卫生工程”,组建“城带乡医学专家服务团”。实现梯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全覆盖。四是基层卫生工作基础不断夯实。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范围扩大,社区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范围扩大。五是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7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通过评审验收,向基层推广中藏医药适宜技术148项。六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00 名,轮训乡村卫生人员1.28万人次。七是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切实加大。公共场所、学校、职业、饮用水卫生、传染病和医疗卫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水平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率保持在100%。八是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到位。推进风险监测评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九是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明显。全省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4.02/10万、12.21‰和14.96‰。十是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和病媒生物防制力度。十一是干部保健工作受到表扬。出色地完成了省内重大会议、经贸、文体、节庆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十二是玉树灾后重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有力。卫生计生机构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医改工作全面启动,再生育政策有效实施,各项卫生计生工作有序推进。

 

优中显新抓计生,基本国策有效落实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3‰,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9‰以内的目标任务,再创历史新低。落实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利益导向机制,惠及全省78.8万人、52.5%的家庭。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展顺利。优生优育技术服务、免费孕优检查项目、人口文化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计生协会工作等扎实推进,严查“两非”违规行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顺中有序调机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

 

      一是委党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工作无缝衔接。二是委党组成员深入调研,熟悉工作,谋划思路。三是及时上报“三定方案”,主动加强与省编办的沟通协调。四是委机关机构整合和岗位调整全面完成。五是州县级机构改革正加紧进行,西宁、海东、海西、海北、黄南、玉树等市州及34个县已完成机构改革整合。六是加快县级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资源整合,做到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群众。

 

严中求效抓学教,工作作风切实改进

 

      委党组、委机关和委属单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了理想信念,整治了“四风”突出问题,转变了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意’字当先、服务群众”活动,把“康福家”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最具体、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委党组中心组“橘杏讲坛”等系列活动,使教育实践活动富有成效。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研究制定我委18条贯彻落实意见和医务人员从业“十六禁”规定。加强纪检监察和反腐纠风工作,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大力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行风测评满意度达93%以上。

 

努力圆青海各族群众的“健康梦”

 

准确研判形势,化挑战为机遇

 

      首先,省政府确定了今年深化医改12个方面 27项重点工作,为全面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其次,省委、省政府秉持民生导向,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把卫生计生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持续加大医改投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支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第三,医改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卫生计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满意,参与各方受益,医药企业增效,医疗机构欢迎,医务人员拥护,为进一步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悉心诊断,我省卫生计生工作中还患有“五病”,一是起点低基础差、欠账多底子薄的“遗传病”;二是管理体制束缚、运行机制羁绊的“栓塞病”;三是人才瓶颈制约、能力短板局限的“虚弱病”;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监管不到位的“虚脱病”;五是执行力不强、落实力不硬的“梗阻病”。改革中产生的矛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只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科学发展来切实加以解决。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全面深化医改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全面深化医改的政策要求,准确把握全面深化医改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法和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已成熟成形的改革举措,完成好“规定动作”。 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发挥财政支撑作用,以投入换机制,促使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质。继续巩固完善“青海模式”,体现摸着石头过河,试点先行,勇于实践,继续在医改若干领域走在前列,创作好“自选动作”。同时要发挥市场在卫生计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办医,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入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一要不断完善省、市(州)、县(区)三级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二要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民健康素养行动,使人们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盐限糖,平衡心态,带着健康的身体实现幸福的梦想。三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加大疾病防控力度,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施重大疾病专病专防策略,加快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推进职业健康危害监测防治防护工作,强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健康素养。

 

一靠科技二靠人才,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

 

      首先,要依靠先进设备提高医疗技术。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缺乏操作人员和能力局限,导致医疗设备闲置,造成新的资源浪费,这要引起全系统的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培养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紧缺型专门人才,切实提高设备利用率,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其次,要充分尊重医生的价值判断。医生从事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为医生创造宽松的执业环境,既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医学有其不可预知性与高风险性,要合理引导社会公众的医疗服务预期。第三,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医院和医生要宅心仁厚,宽济普惠,崇德向善,有恻隐之心,存同情之爱,充分体谅患者的痛苦和困难,悉心检查,科学诊断,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各级医疗机构都要认真落实控费减负的各项制度规定,防止单纯靠尖端设备和贵重药品过度医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2014年着力加强“九医”建设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提标增补政策,健全大病医疗保障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开展按人头、病种等多种付费方式协调推进;进一步完善药物和医用耗材招采机制。完善药物配送办法,提高配送率。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把建机制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医改成果长久惠及人民群众。全面完成全省70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全面实行全员竞聘、绩效工资制。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普遍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规范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实现以卫生综合管理、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医疗保障、公共卫生、人口计生为建设内容的“六位一体,三卡合一”,实行各信息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和城乡居民医保服务“一卡通”;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组建医疗联合体及集团化、开展远程医学会诊等工作的有效途径;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社会办医比重达到15%以上。

 

医疗卫生政策完善

 

      用足用活用够中央和省上已出台的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政策,结合省情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适时跟进完善;重点在医疗护理、康复理疗、休闲健身、养生保健、中藏医药、优生优育、健康文化等方面,打造我省健康服务业品牌、特色和优势;科学评估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启动编制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坚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省级医疗机构主体功能,逐步实现省级“三甲”医院由外延扩张向内涵质量发展,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升级转变;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完善扶持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推进中藏医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藏区卫生项目,在我省藏区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基地、健康教育基地,增强造血功能。

 

医疗卫生技术提升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医学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提升。加大高端创新人才、州县医疗骨干、公共卫生紧缺型人才、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实现继续医学教育全覆盖。打造一批富有域特色的精品学科。加强与国内外医疗技术合作交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工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规范化管理,着力推进乡村医生、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契约服务,完善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夯实基层卫生工作基础。

 

医疗卫生服务升级

 

      进一步健全完善“五纵六横”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在省、市(州)、县(区)、乡(镇)、村五级着力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计生服务、监管体制六大体系。各级医疗机构要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加强采供血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切实做好梯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机制。建立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的新机制,探索人才培养和流动的新模式。重点加大对玉树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帮扶力度,大力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升级和精细化管理。

      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三项制度”惠民政策的落实。加快各级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机构资源整合、业务融合和工作磨合。为符合生育政策的已婚育龄夫妇免费提供辅助生育技术服务。推进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提升家庭健康幸福指数和发展能力。推进健康文化建设,转变行为方式,改善公众健康。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可及率。推进各级计生协会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医疗卫生环境优化

 

      努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行业管理、公众参与的卫生计生事业宽松外部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软件硬件并建、外延内涵并重、调控监管并举、激励约束并施的良好内部执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供洁净舒适、服务优质、流程简捷、安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院安保力量,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医疗职业道德强化

 

      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问群众之所需,帮百姓之所困,解基层之未决,建立纠正“四风”之弊长效机制,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切实加强医务人员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健全监管有力、监控有序、监督有效的医德医风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完善预防和惩处腐败及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九不准”、“十六禁”规定,重点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进一步促进行业作风明显好转,群众对卫生计生行风评议满意度达到95%。加强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卫生计生事业创新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宽松社会环境。

 

医疗卫生制度规范

 

      健全完善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坚持靠制度治理、办事、管人。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乡为单位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鼠疫综合防控措施。扎实推进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民健康素养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切实降低重大疾病危害因素。巩固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序推进省、州、县三级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

 

医疗卫生应急对策

 

      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健全卫生应急决策系统“指挥中枢”,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作战方案”,组派疫情监测哨点“侦察兵”,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尖刀连”,强化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参谋部”,擦亮信息报告“千里眼”,充实应急物资储备“补给船”,依法、科学、规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医疗卫生秩序整顿

 

      以依法监督为前提,以促进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全面落实为主线,以有效规范医疗卫生秩序为重点,以专项监督检查为抓手,转变职能,加强监督能力建设和监督队伍管理,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全力以赴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卫生计生服务市场,规范医疗卫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