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攻坚克难展现担当 ——2020年全省组织工作综述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组织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政治担当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强大抗疫合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各级组织部门闻令而动,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将党的组织优势迅速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固防线。研究制定5个方面24项激励保障措施,全省2.1万个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40万党员迅速行动,7000余名驻村干部返岗履职,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抗疫组织体系。3396名优秀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627人火线入党。各级党组织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卡点、小区,筑起抗疫红色防线。
树立抗疫一线选人用人鲜明导向。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通知》,派出7个调研组,实地调研走访、筛选掌握表现优秀的干部,注重提拔使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现实表现纳入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积极支持疫情防控一线物资保障。动员全省党员交纳党费、自愿捐款累计7937万元。制定党员交纳支持疫情防控党费的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划拨500万元党费到各市州和省直相关单位,使用疫情防控党费421.23万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划转101.34万元疫情防控党费到湖北省管党费账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加大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关爱激励。研究制定医护人员和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严格执行健康体检、保健培训等制度。做好推先荐优,我省2名同志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个基层党组织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省委评选表彰“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100名、“青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49个。在青海党建系列信息平台开设《支部是堡垒、党员做先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栏,编发先进事迹79期,选树宣传先进典型。
聚焦政治建设抓实教育培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加强理论武装,着力提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广大党员干部深学深悟,真正用领袖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举办各类主体班次70期,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推广“理论辅导、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发课程33门。全省各级党委(党组)领导干部共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379期,开展专题研讨1687次。
不断完善分类分级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举办省级主体班次42期、基层干部省级示范培训班12期、干部专题研修班16期,培训各级干部3377人次。实施公务员履职能力提升计划,举办公务员初任、任期和业务能力培训班13期。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举办现代农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等专题研讨班13期。推动线上线下培训有机融合,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等专题网班210期,培训5.85万余人次。
深入开展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集中轮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条例》,组织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举办各类省级示范培训班30期,省级层面培训机关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支援湖北医疗队一线党员等4339人,全省各级党组织培训党支部书记和党员20.6万人次。开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建立“七个一百”开放式党课载体,建立健全党员日常教育规范和长效机制。
有效推进优质党员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坚持“六有”建设标准,加大“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与县级党校统筹谋划建设力度,评估调整党员教育基地45个。利用具有一定规模的党支部活动室、纪念馆、展览馆、廉政教育基地、政治生活体验馆等场所,建立100个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规范共享阵地管理使用,形成党员教育资源集聚效应。
坚持政治标准坚持事业需要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广大干部“愿为”的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善为”的实践本领逐步增强,“有为”的内生动力充分激发。
建立健全选贤任能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认真落实青海省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探索建立省管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制定《青海省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工作暂行办法》,规范干部任前谈话工作,印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查(借)阅等9项制度,健全完善干部工作机制。全面完成2019年度省管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首次开展省管厅级干部考核等次评定,加大平时考核权重。全省“一报告两评议”测评结果显示,选人用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科学合理配置干部资源。加强省管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稳妥有序推进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前期准备工作,完成8个市州无任用调研推荐干部工作。推动建立省属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首批选拔125名人选。开展省属企业管理人员市场化招聘试点工作,选聘经营管理人才5名,平均年龄45岁,其中博士3人、硕士2人,均有大型企业重要岗位任职经历和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常态化机制,建成年轻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招录选调生300名,选派224名年轻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发达省市和省内挂职锻炼,从省直企事业单位和西宁、海东选派101名年轻干部到县市区党政班子和六州乡镇班子任职,注重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领域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年省委研究提任干部中,年轻干部占比20%以上。
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认真配合做好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和中组部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组来青工作,结合省委巡视对30个地区和单位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问题160余条,提出整改意见100余条,办结省委巡视办移交问题线索12件。落实落细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举措,稳步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专项整治等工作,年内办理信访举报104件。
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盘活公务员职级职数,用好职务与职级两个晋升通道,进一步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全年共晋升一级巡视员(一级警务专员)33人。把保持贫困地区党政正职稳定作为政治任务,提任上一级职务并继续兼任县(市区)党政正职9人。落实干部关心关爱措施,探索建立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专项考核2个办法,强化结果运用,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我省1名同志入选全国“最美公务员”。
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公务员法贯彻执行情况督导检查,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录用公务员培训、公务员平时考核、公务员转任办法等制度。全年公开考录公务员1180人,组织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开考录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公务员和面向四类及以上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基层机关公务员工作,首次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工作,进一步创新党政机关专业人才引育模式,拓宽公务员来源。组织开展“公务员绩效管理”课题研究工作,强化公务员考核激励,督促广大公务员履职尽责、积极作为。
突出政治功能加快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
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牢牢把握“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要求,着力破解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聚焦工作难点加强分类指导。聚焦高质量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针对农村、机关、国有企业、学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点,分4个专场,召开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系列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查找问题短板、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39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回头看”,对新一轮排查的108个村党组织立行立改集中整顿,完善整顿工作常态化机制。
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启动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四项补贴”报酬体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度报酬进一步提升,基层保障更加有力。首次从优秀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中考核聘用21名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有效发挥激励引导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全面实现“三优三强三过硬”目标。
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召开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用好中央扶持资金,继续打造413个示范村,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省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3145个村年收益超过5万元,占比达到75.8%。
统筹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深化街道内设机构改革,落实社区工作者3岗17级报酬标准体系,推动街道社区回归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制定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清单,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出台《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逐步理顺省属国有企业党建管理体制,指导做好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建立省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及固定列席单位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社会组织行业(综合)党委,推动各级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166名,补齐“两新”组织“两个覆盖”短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党建促农村牧区宗教治理工作和农牧区违规违纪发展党员排查整治,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有效发挥,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注重政治吸纳创新方式举措集聚各方优秀人才
持续推进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着力搭建引才引智平台,大力培养引进使用各方面人才,构建起“育才、养才、用才”全链条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用活人才“第一资源”的青海路径,为新青海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不断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印发《关于分层分类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通知》《省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压紧压实人才工作责任。对8个市州、36家用人单位人才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着力解决落实政策“中梗阻”“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科研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印发《关于加强人才和用人单位失信行为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人才作风学风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
持续丰富人才工作平台载体。借力青洽会,举办首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签约项目310个,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项目,促进全省上下、省内省外人才交流交融。依托“两弹一星”特有红色资源,高质量承办中组部举办的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成功举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论坛,200多名老中青人才代表齐聚一堂,畅议“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成立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发展个人会员525人、单位会员20家。组织全省162家用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校园引才工作,1547人参加我省4场线上招聘会。深入实施“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党政新苗”“教学名师”“高原名医”“文化名家”等人才专项,培养引进了一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有效发挥援青干部人才作用。认真组织开展援青十周年系列活动,编纂发行《对口支援青海十年回顾》书籍,会同相关部门精心拍摄《远方是故乡》专题片、做好对口援青十周年成就展,高质量完成“对口支援青海先进个人”评选审核及表彰等工作。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援青工作专题调研,制定规范援青工作具体政策措施,加强援青干部人才日常管理服务。积极发挥援青干部人才和博士服务团优势,在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探索开展博士服务团“组团式”服务试点工作。
着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落实专家学者建言资政制度,分批推荐专家学者参加省委省政府建言资政座谈会,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言献策。推动市州及重点用人单位创新人才政策、增加资金投入,落实关心关爱专家人才10条措施,发放“青海省高端人才爱心医疗联系卡”,255套省级人才保障住房相继建成并交付使用,解决专家人才后顾之忧。印发《中共青海省委党校人才工作创新试点方案》,指导制定《省委党校人才绩效奖励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人才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站在历史交汇点,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向新发展格局的宏大叙事,面对新青海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画卷,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坚持实践实干实效,狠抓落实,以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大局,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