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潮涌正当时——2015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07.01.2016  19:34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户口不再分“城市”和“农村”;新社保卡全面启用;两批员额制法官、检察官遴选产生;企业登记“零成本”……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省直面改革热点,瞄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聚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作为、开拓进取,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

  全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改革成果,形成了一些具有青海特色的改革亮点。

   国字号”改革硕果满枝

  我省把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司法体制和综合医改三大“国字号”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聚各方之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取得了阶段性改革成果。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我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努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和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以国家批复的《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载体,以《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及《实施意见》为支撑,我省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已出台40多个方案报告和意见办法,初步形成了的“一个载体、四个支撑”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编制出炉、扩大生态保护管护公益岗位规模、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林权流转……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有力实施,开启了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面,我省紧紧围绕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人财物统一管理四项任务,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中发出青海“好声音”、创造青海“好经验”。

  我省建立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体系,严格程序和标准,去年分两批遴选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让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脱颖而出。

  跨区域法院、检察院设立试点工作正在茫崖、冷湖地区开展。

  流动法检服务机构试点正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展开。

  相继制定的《青海省法院办案人员权力清单(试行)》《青海省检察机关主要业务条线主任检察官权力清单(试行)》等29项规章制度,强化了对司法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群众对法官、检察院的满意度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

  职业保障制度、薪酬制度、激励机制、领导班子管理体制……一个个制度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成为我省司法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综合医改方面,我省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制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重点,去年制定出台了27个配套文件。

  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公共卫生人均筹资标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率先实行大病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统一管理、实施"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八个方面,我省走在全国前列。

  城乡居民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6%,医改红利不断释放,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重点领域改革次第开花

  在三大"国字号"改革的牵引下,我省其他重点领域改革也紧扣社会关切,突破前行,一大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极大激发了全社会活力。省政府先后三次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96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前我省省级保留362项,在全国属于较少省份,为西北地区最少省份。发布了省级82个部门(单位)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提前半年完成了中央下达的任务。

  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大力推进以三证合一、工商注册便利化、先照后证、企业年报公示、事中事后监管等为内容的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以来,全省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76户,其中企业37户,有效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投融资改革方面,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增强我省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2014年以来,两次发布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缩小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先后三次发布我省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目录,共推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交通、金融、能源、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215项、2628亿元。

  在农牧区综合改革方面,坚持试点引路,注重制度建设,先后启动实施了国家层面统一部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土地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等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民生领域改革方面,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扶贫开发体制创新,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机制,动员全省力量,大力推动实施八大脱贫攻坚工程。向全省1622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驻帮扶。制定出台并实施了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就业创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服务改革、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回应百姓关切、破解民生难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党的建设领域改革方面,坚持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突出加强"三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一批制度方案,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了多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配套制度。出台了市州纪委、省管企业纪委、派驻纪检组负责人提名考察办法,新设和调整7家省纪委派驻纪检组全部到位。全省党的建设取得重要成效,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航向

  回首一年来我省走过的改革之路,改革虽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但由于省委省政府始终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不折不扣抓出成效的信心,着力加强改革统筹谋划和整体部署,确保了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年来,省委从实际出发,撤销了原先设置的五个专项小组,建立了分管改革省级领导责任制,由省级领导按分工分管相关领域的改革工作,由一名省委常委兼任省委改革办主任,集中主要精力抓改革。建立了从省级部门到市(州)县、从省级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的网格化的改革工作责任制,明确了责任担当,强化了任务落实。

  为了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委要求,改革要做到"四个搞清楚":把中央有关改革决策搞清楚、把兄弟省份先进做法搞清楚、把我省改革进展情况搞清楚、把下一步改革目标任务搞清楚。

  "四个搞清楚"成为全省各地各部门搞好改革工作的基础,推动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通过"四个搞清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掌握了进展、学到了经验、厘清了思路、明确了举措、夯实了基础。

  建立改革责任清单和任务台账,加强改革动态管理,细化量化改革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在全省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改革方案督办督察,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责任的改革氛围。

  全省各地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一方面积极抓好中央和省上交办的改革试点,另一方面自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试点,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试点、乡镇权责对等管理改革试点、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48项改革试点,探索了鲜活经验,推动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全省上下协调深化改革的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风劲潮涌正当时,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被打破,不断涌动的改革浪潮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改革红利!(薛军)

青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速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近日从省工信Qhnews.Com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创近五年新高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来自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的消息,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853.Qhnews.Com
海西:60亿元巨资构筑大水利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Qhnews.Com
西宁至格尔木将加开临时旅客列车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从西宁火车站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