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30年民和工业总产值增长284倍

10.07.2016  12:09

  自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成立以来,该县努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基本形成了新型材料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和轻工产业等四大工业经济体系。30年来,民和县工业总产值从1986年的0.3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2.35亿元,增长近284.3倍

  30年来,民和县从高耗能、高污染的硅铁企业,发展为到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工业,民和工业园区便是最好的证明。民和县将工业园建设成融入全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东部基地,坚决从源头上解决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等突出问题,不断促进产业多元化、集聚化,产品多样化、品牌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清林说:“建园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目前,入园企业达30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增加值59亿元,上缴税收2.1亿元。”

  走进民和县天利硅业公司,这里的自动化监控操作系统,实现了从原料的进口到产品出口全程的监控以及自动化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单位能耗。同时,扩热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进,不仅实现了对硅铁冶炼的全程监控,而且有效降低能耗、物耗,实现了硅铁冶炼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的转变。企业引进烟气净化设备,使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0mg/Nm3,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6万吨,实现了回收等量的微硅粉再生利用。

  据了解,30年来民和县工业总产值从1986年的0.3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2.35亿元,增长近284.3倍;工业增加值从1986年的0.0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41亿元,增长348.7倍。“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0.9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9.44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2.06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近170余家,其中重点企业28家,规模以上企业18家。民和工业园截止2015年底,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48亿元(其中产业投资132.06亿元,基础设施12.42亿元),实现产值208.94亿元,增加值59.2亿元。(王桂萍)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