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16.03.2016  08:17

  青海新闻网讯 3月15日,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公布2015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2015年,我省消协部门查处房屋面积缩水、违规收费、违规涨价等消费领域群众较常遇到的典型案件毫不手软,这类典型案件的处理结果,让消费者在未来消费维权中找到方向,更给经营者警示,若是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不仅自身诚信受损,也将依据相关法律,受到处罚。

  案例一:房屋面积缩水案

  【案情回顾】

  2015年2月,互助土族自治县消费者协会接到王某等8名消费者投诉,称在互助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买的房屋实际面积仅为95.28平方米,与预售合同面积104.25平方米相差8.97平方米。接到投诉后,消协经过核查认定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最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给予王某等8名消费者合计退还差价188877.84元,并当场赔礼道歉。

  【案例评析】

  本案中,销售方违反《消法》第八条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目前,关于房产问题的消费投诉逐渐增多,这种典型案例的出现,无疑给我省消费者提了个醒,只要属于合同关系,消费者的权利、开发商的义务以及违约责任都受合同法的保护和约束,消费者就有权投诉。

  案例二:故障汽车更换案

  【案情回顾】

  2014年9月,马先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汽车品牌4S店购买某汽车一辆,价值为103670元。购买第二天在行驶过程中发现该车辆发动机故障灯闪烁,之后,消费者就此事前后20余次前往4S店维修,但故障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消协工作人员调解后,促使4S店经理向消费者道歉,马先生更换一辆价值121800元,比原车配置更高的车辆。

  【案例评析】

  本案中,消费者所购车辆满足《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相关规定: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限期内,发生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两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更换或退货,销售者应当负责更换或退货,销售商应当履行“三包”责任。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