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地税局运行“双轨并行”应对模式提升税收风险应对绩效

23.10.2015  12:46
      今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地税局紧紧围绕提高税法遵从的最终目标,积极引入纳税人全面参与、自我纠正、主动消除的服务模式,针对部分风险特征指向明显、差异税款直接可测、风险发生可控可纠的情况,积极探索税收风险应对事项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形成税收风险“按户应对”和“按事项应对”双轨并行的风险应对新格局,大大提升了风险应对的绩效。
  一是重方法,优化推送方式,按户与按事项应对双轨制全面运行。为大力提升风险应对面和风险消除率,该局对中等风险应对方式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按户应对和按事项应对的双轨并行模式。按事项应对既可有效解决应对面问题,又有助于集中处理某一特定风险点。1至8月全市共推送事项应对任务19744户,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房土两税、国税“两税”比对和非房地产金融营业税等方面。至8月底,纳税人自查自纠反馈16841户,反馈率达85.30%,消除疑点22545个,自查补税21051.17万元。
  二是析重点,关注政策性调整,强化地方税风险事项管理。随着“营改增”进程的加快,本着集中掌控、适时调整、优化补充的工作要求,积极采集第三方信息,全面实施分行业集中风险应对模式。今年重点针对旅馆住宿行业营业收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房地产业销售与申报、非房地产建筑金融业申报、驾校培训收入、建筑业施工收入、差额计征营业税的相关行业、国税部门实际征缴的增值税、消费税与地方税申报差异等风险事项,对原有指标逐条进行清理,剖析政策要点,以税种管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新建地方税指标21个,增加应对策略、指引11个,使风险指向更加精确,应对效果更加明显。
  三是抓源头,依托地税快线,集思广益完善风险指标。今年来,针对苏州人均管理户数比较多的现状,积极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地税快线架起上下传递快速通道,鼓励基层单位和应对人员通过快线对市局风险模型和指标建设提出建设性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今年3月正式上线以来,共收到意见和建议195条,经过市局集中分析研究,主动测试验证,及时反馈基层,并以此修正了八十余个风险指标,使得风险指标更加科学,进一步提高了风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强质量,注重跟踪管理,回归分析促进质效提升。狠抓风险管理质量,落实工作规范,强化监控分析,每月及时对上期(月)专项应对工作或事项应对情况进行分析通报,以通报引导日常监管和督促,使基层单位可实时掌握和了解全市工作状况,以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进行主动对比、主动查找、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五是建标准,制定统一规范,强化应对文书资料统一。针对基层单位应对过程中涉及文书较多、较复杂的情况,对省局风险平台所涉及的所有应对文书进行了整理,从文书的出具、签收送达以及案卷装订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制定统一的标准化文书模板,供应对人员参照使用。标准化文书模板明确了风险应对报告各环节的填写要素,提出了税务文书的具体使用要求,规范了应对案卷的归档标准,努力做到业务流程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和工作内容统一。在大大减轻基层工作量的同时,实现了对风险应对全过程的质效管理,提高了风险应对的准确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执法风险。
  继推行相关措施以来,风险管理成效显著,至8月底推送风险户27111户(其中,按事项推送19744户,中等风险按户推送7054户,高等风险313户),查补税款24.30亿元,大大促进了地方收入,提高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责任编辑:李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