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铺就百姓生活多彩底色

24.02.2016  10:03


 

  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家门口的蔬菜直销车能买到平价蔬菜,坐在新分公租房内暖暖的晒着太阳,看着自己的退休工资折每年一点点涨着……对过去的2015年,很多西宁市民,都能在脑海中回忆出这样一幅或几幅的幸福画面,而这每一幅画面的背后,每一个幸福时光的背后,都事关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的一项项落地,凸显着市委市政府的民生情怀。

  公积金 松绑买房不再难

  【幸福时刻】张女士今年60多岁,有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儿子结婚买房急需用钱,可是没有缴存住房公积金,急坏了母子俩。有了新调整的政策后,儿子从张女士的名下提取了公积金,买下了已经看好许久的一套新房。以前住房公积金只能限于偿还省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现在政策放宽后,缴纳西宁住房公积金的住户也可以贷款购买省内其他地区的住房。段先生当初买了新房还支付了一大笔配套设施和维修基金,如今用公积金就可支付维修基金等住房配套费用。同时,段先生还从公积金中提取出3000元用于支付自住住房当年物业费。

  【幸福记录】为进一步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让市民享受到更大幅度的普惠政策,2015年西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我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再次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调整政策力度和普惠面之大达到历史之最。包括:父母子女互提公积金放开、公积金支付维修基金放开、还贷不再限制购买所属地、物业费可用公积金来支付、最长贷款期限放宽为30年、职工的实际贷款额度提高。同时,去年12月9日,四川、青海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西宁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公积金互认互贷推进准备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意味着今年起,西宁市民可使用公积金到成都买房。 (记者 荣丽君)

  家门口 就能买到平价菜

  【幸福时刻】年前听说我市安排了蔬菜直销车进驻社区,家住虎台的刘大妈早早就来到虎台二巷。家门口的蔬菜直销车就像一个蔬菜“小仓库”:西红柿、辣椒、韭黄、茄子……一筐筐鲜嫩的蔬菜整齐地摆放在市民面前,大家排着队各自挑选着蔬菜。刘大妈挑选了几样新鲜蔬菜后,一算账总共才16.8元,这比在农贸市场买菜便宜了一半多。刘大妈细细估算了一下她一周的购买量,能便宜好几十元,一个月下来能省近百元,生活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幸福记录】为保障我市冬春季节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尤其是春节市场供应,我市重点对蔬菜、冷冻水产品等主要生活必需品采取调控措施,保障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节日期间,平均每天从四川彭州、德阳、米易和甘肃、山东等省蔬菜生产地组织调运蔬菜650余吨,尤其是加大市民需求较大、价格较高的陇椒、蒜薹、黄瓜等50种菜品的调运和市场投放力度,并在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设立平价蔬菜销售专区,以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向市内农贸市场、平价商店、重点超市投放,满足市场供应需求。2015年投放20辆平价蔬菜直销车,进入较大规模社区定点定时销售平价蔬菜及水产品,销售不少于35个品种,价格较市场零售价格平均下浮20%。每辆直销车平均每日销售不少于0.5吨。 (记者 荣丽君)

  让每个人 可就业可创业

  【幸福时刻】2015年,入驻西宁市创业孵化基地的刘大为,他的项目从一家风投公司争取到了千万资金,有了这笔资金他终于可以将自己的创业梦“做得更大,做得更踏实。”作为西宁市一个白手起家的大学毕业生,刘大为说自己的创业梦从大学时期开始发芽,“西宁市给大学生很多的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所以一毕业,我就决定自己创业,”从一家别具特色的茶馆、到“TEAPRESSO新式浓缩茶萃”技术,他借助着西宁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的东风,入驻西宁市创业孵化基地,让梦想开始生根。

  【幸福记录】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做好就业工作,收入才会增加,老百姓的家庭才会和谐,民生才会改善。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37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11%;就业困难人员及“4045”人员实现就业2852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267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9%;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就业40.8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23.16亿元。同时,我市全面优化西宁创业生态系统。去年5月,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西宁市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运行,孵化基地配套入驻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人才金港、人力资源市场、社会保险经办等服务机构,共同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记者 荣丽君)

  公租房 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幸福时刻】2月22日是元宵节,中午暖暖的阳光斜照在屋子里,70多岁的刘秀英老人坐在沙发上,享受着生活的惬意。

这是一套不到50平方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公租房。就在上个月,刘秀英刚刚搬进新居,几件简单的家具,房间里暖和又明亮。刘秀英所住的公租房位于海山桥保障房集中建设片区的百韵华居,在此之前,她一直靠租借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老人说,对像她这样的低困家庭和孤寡老人来说,通过政府保障政策获得温暖舒适、租价不高、配套设施齐全的住房,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幸福记录】在过去的2015年,我市开工建设保障房43028套,其中公租房471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37849套。入住达11882套。1865户住房困难户通过公开摇号分配获得了公租房。

  2015年是“十二五”各项发展建设的收官之年。这五年,我市房地产业加速发展,住房保障建设快速推进。五年间,全市建设保障房172627套,670万平方米,保障房大规模的投资有效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受近年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的影响,保障房的覆盖范围由低收入家庭逐步扩大到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保障范围明显扩大。在住房保障工作中,还全面推行了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并轨等,公租房分配效率明显提升。(记者 啸宇)

  南绕城路通了市民心里美了

  【幸福时刻】家住湟中路的罗先生,周末常带孩子去西宁市区内的公园玩耍,以往罗先生带孩子去湟水河森林公园,驾车只能行驶昆仑路,遇上周末车多,来回要近3个小时,如今有了南绕城高速,从湟中路互通立交上路再从通海路互通下路右拐,直接可以到达目的地,省时又省力。市民何先生在海湖新区西城名邸小区居住,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上班,以往上班驾车多走昆仑路,最快也要1个小时,如今通车后,最多20分钟就能到。

  【幸福记录】备受市民关注的南绕城,去年通车了。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京藏高速公路(G6)的重要组成路段,以西宁市主城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构成西宁市“内成网外成环”的城市交通格局,兼具国家高速公路西宁城市过境线及城市快速干线的双重功能。这条省内首条双向六车道的建成通车,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青海东进西出的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更极大缓解了西宁市区交通拥堵现象,对促进西宁及我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记者 荣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