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提到战略高度

06.05.2014  20:08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在充分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口发展的目标要求,要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提到战略高度予以认识。

      人口均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与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发展相平衡。人口发展既不能落后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发展,也不能超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所能承受的范围。第二,在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要维持平衡,各要素自身也要保持理想状态。比如,人口规模的理想状态是适度,人口素质的理想状态是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理想状态是各部分比例适当,等等。总之,人口均衡就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且人口总量适度、素质全面提升、结构优化、分布合理,以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口迅速增加,与土地、粮食、就业岗位等资源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并且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对人口自身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造成了破坏性影响。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变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现象,使人口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有效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发展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态势严峻、性别结构失衡、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口发展不均衡。其实,无论人口规模的大小还是增长的快慢,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当它们超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所能承受的范围,出现不均衡的时候,才真正成为问题。我们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而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尽管这些政策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也有所转变,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但是归结起来有一个共同目标:纠正人口不均衡发展态势,引导人口向均衡方向发展。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将实现“人口均衡”作为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虽然人口均衡发展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在现实中人口自身往往不能自动实现均衡,更多的是人口不均衡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人口均衡”作为一种人口发展的总体性目标提出,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第二,人口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必须始终注重均衡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先发展其中一方面,再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同于经济发展,优先战略是行不通的。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规模、素质、结构等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暂缓发展或落后于其他方面发展。此外,人口变量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变化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的特点,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人口问题是社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把“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站在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第一,引导人口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对我国多年来人口调控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的精准概括。我们搞计划生育,是为了实现人口数量的均衡;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为了实现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是为了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可以说,“均衡”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题词,40多年来人口调控的实践就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践。

  第二,实现人口均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的主体,马克思曾经阐明人口的社会属性以及人口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如果构成社会主体的人口发展不均衡,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的、可持续的。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只有把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人口均衡发展的思想早有人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现在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只是将这些思想和主张更加明确化、系统化。马克思早就提出人口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生产相协调的思想。恩格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些理论的实质就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20世纪初的适度人口理论研究中的最优人口规模或增长率,其实就是在追求人口规模或增长率与经济、军事实力等要素的最优均衡点。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学者意识到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涌现出一大批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最终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形成,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纳入统一的考虑范畴和行动纲领之中。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主张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正是继承了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尤其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四,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无法割裂,缺一不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我们应该尽快弥补人口发展目标的缺位,将“两型社会”调整为“三型社会”。也就是说,与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相适应,我们要大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