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巡礼:李德成和他的“家庭文化站”

22.02.2016  10:22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玻璃斜洒进屋里,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民乐村的一家二层小楼上书声琅琅。闻声上楼,近百名村民围坐一起,大声朗诵《弟子规》。这是一座私人创办、免费开放的“家庭文化站”。

  “今天我们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故事:14岁少年甘生东,危急时刻,用宝贵的生命托起了另一条生命的重量,这位少年和我们一个村,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这是“家庭文化站”创始人李德成讲道德故事时的开场白。今年37岁的土族汉子李德成,中等身材,面容清瘦,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是全省“最美家庭”中的成员,也是德令哈传统文化推广教育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现在村里的青壮年劳力普遍在外打工,只剩下了老人孩子。虽然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也少了温情和包容,这些问题不是用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通过传统文化。”谈起办“家庭文化站”的初衷,李德成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当让村民以学习“”为核心,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道德风范,淳化社会风气。

  一年前,李德成夫妇用平时打工积攒下来的钱,投入14万元,盖起两层小楼房,建起了“家庭文化站”,村里老人终于有了活动的场所,平日里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唱段小曲。孩子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渐渐地变得懂事乖巧起来。村民冶长林说:“以前在家说话都是大嗓门,而且和媳妇经常吵架,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学《弟子规》,儿子听话了,家庭和睦了,这都托‘家庭文化站’的福。

  2015年2月,李德成专门邀请到两位道德模范给大家讲授《家庭伦理道德》;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德令哈市“少儿公益夏令营”也在二层小楼里启动。道德模范来了,亲子活动有了,“家庭文化站”火起来了。75岁的卫达老人一家都参加过“家庭文化站”的学习,老人说:“开始我觉得这种形式对老年人没啥用,可学了几期下来,很是受益,原来脾气不好,现在遇事不乱发脾气了,心情很舒畅。”老人不但自已喜欢上了这里,儿孙们也主动当起了站里的志愿者。

  在李德成的带动下,村里20多名村民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自发宣传推广传统文化,调解家庭矛盾,帮助困难家庭,仁德、孝德、诚德、爱德的“四德”文化种子撒遍了民乐村。

  如今,民乐村道路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村委会绘制的文化墙与“家庭文化站”相呼应。李德成正朝着把民乐村建成德令哈市第一个“孝亲示范村”的梦想奋勇前行。(魏爽)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