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忠:十六年用双手和汗水把南北山变得更绿

06.05.2016  13:10
张志忠绿化的林区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摄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刘志强 实习生 刘花厦 摄影 报道)一走进西宁市城东区付家寨北山绿化区,一片微风荡漾的杏花就展现在人们眼前,几乎马上可以嗅到杏花的香味。抬眼望去,整个北山满眼葱茏,山坡上大片的树林枝繁叶茂,翠绿欲滴的颜色顿时使人心旷神怡。

   绿色之梦从北山开始

  北山从曾经的荒芜山岭变成今天的青山碧岭,离不开西宁人张志忠的辛勤付出。16年间,张志忠日夜辛苦、呕心沥血,治荒绿化造林353亩,为一片片荒山换上了新绿装。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千百年,由于西宁北山气候寒冷、干旱缺水、太阳辐射强、地表崎岖、土壤贫瘠等一系列原因,西宁北山是个不毛之地,荒山面积大,遇到大风天气,动不动就飞沙走石、黄沙漫天。

  1979年,在北京上大学的张志忠,每次路过北山,那荒凉的山头,裸露的土地,嶙峋的石头深深地割痛着他的心。当他看到热爱的土地漫天风沙,张志忠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为家乡的绿化贡献一份力量。2000年开始,张志忠便开始行动起来,满怀信心地,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义无反顾的开始了绿色之梦。

  “刚开始家人都不支持,但是后来,大家都支持了,并且也参与到植树的工作中来。”张志忠说。治荒造林是个“长钱工程”,而且由于绿化区被界定为生态公益林,不能砍、不能伐,没有一点经济收益,只能持续负收益。随着种植的林地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多,聘请的民工也不断增加,每年要花费数十万元的管护费和民工工资。2003年10月份,一度的困难使他有了想放弃绿化的想法,但看着那一棵棵“襁褓中的孩子”一样的小树苗,生机勃勃的生命让他如何遗弃?还没有看到北山枝繁叶茂的样子,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再三思考后,他毅然独自承担起绿化北山的责任。每天风餐露宿不说,每年还要筹集数十万绿化资金,而且多年的积蓄也全部搭了进去。最困难的时候还缩减了为患肺癌母亲治病的钱,一家生活捉襟见肘,他也从没想过放弃。

  “只要我还在,只要我的梦想没有破灭,那么我就会坚持到底的,因为,在我的心里,让荒山变绿是我的梦想。”张志忠说。

对未来的绿化,张志忠充满信心。本网记者 刘志强 摄

   那一片片荒山换上了新绿装

  16年时间,张志忠踏晨曦,踩夕辉,为了北山治荒绿化,没有想过一次放弃、没有一句怨言,一头扎在治荒造林事业中。从家人的不理解反对到他说服家人并带领全家一起治理荒山,这16年的艰辛用语言无法表达。有的困难在脚下慢慢退去,有的困难日复一日,不断呈现,周而复始的考验着荒山造林人的心劲和耐力。没有路,他就和家人用铁锹和锄头,硬在崎岖的山坡上开出近两公里的简易小路;没有水,大家就用扁担挑水上山浇树;没有适宜的树苗,他就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实验,最终找到合适的树苗。

  站在西宁市城东区付家寨北山绿化区,张志忠指着那一片片绿色的树林说,“现在好了,小树苗已经长大了,山坡变绿了,我心里很高兴,但是每年的绿化费用让我十分艰难。”一份付出一份收获,2002和2003年,张志忠被青海省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指挥部评为“南北山绿化先进个人”。

  初夏,当我们走进西宁城东区付家寨北山绿化区时,看到一株株,一片片的林区……曾经幼小的树苗渐渐枝繁叶茂,长成了大树,引来无数鸟儿在树枝啁啾唱歌;杏花迎着北山清晨的阳光开的那样灿烂,祁连圆柏、油松、沙枣、榆树、河北杨、丁香、红柳在风中掀起阵阵林涛,哗啦啦地响。

  如今,荒山秃岭的北山,披上了绿装,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山林风景,而且对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起到了积极作用。热爱家乡的西宁人张志忠用双手和汗水,用点滴行动,把西宁的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天变得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