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种意识” 搞好征地拆迁工作

08.05.2014  18:13
  征地拆迁涉及面广,政策性、时限性、群众性都很强,也被喻为新时期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绕不过、躲不开的一道难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城市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数量也将逐年增加,伴随的征地拆迁工作难度也将越来越大。面对当前的形势,征地拆迁工作人员如何做到提高效率促征地,清正廉洁保发展,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要求,征地拆迁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四种意识”。
  一、服务经济建设意识
  “十一五”期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59亿元,年均增长20.9%,发展基础和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省会到州府通二级、州府到县城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91%的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青藏铁路格拉段、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柴木铁路、玉树巴塘机场、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复线、拉西瓦、公伯峡水电站、盘道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曹家堡机场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由此可见,征地拆迁毋庸置疑是项目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征地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作为征地拆迁人员必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想建设单位之所想,急工程建设之所急,积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我省属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施工期短,我们征地拆迁人员更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己任,赶时间、推进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及时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
  二、依法征地拆迁意识
  征地拆迁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依法征地拆迁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征地拆迁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依法征地拆迁才能稳定社会,保证各类建设用地的需要。因此,征地拆迁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相关征地拆迁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规范征地程序,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作业”,认真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征用土地公告、安置补偿方案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制度,明确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并进行公示,切实做到“一碗水端平”、“前后左右标准一个样”,避免因“政策走样”引起“连锁反应”。政策是原则,是依据,推进征地工作要建立在透彻掌握政策的基础之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碰钉子。这就要求我们征地拆迁人员不但要熟悉政策,把握尺度和原则,而且要灵活运用政策,才能更好地应对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
  三、维护社会稳定意识
  征地拆迁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能否安居乐业,关乎人民群众最切身、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征地是基础,拆迁是前提,安置是关键,征地拆迁既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又要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要求征地拆迁工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统筹兼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不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要按照“征得到,拆得动,稳得住,能发展”的原则,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和被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作为征地拆迁人员要学会做好群众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做战斗员,更要做宣传员,要以热心、耐心和细心,向广大被征地群众积极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争取被征拆群众的积极配合。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放在前,而且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求得力有效的工作方法,发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去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化解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在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确保被征拆群众合法利益,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
  四、勤政廉洁意识
  征地拆迁实施过程要公开透明、公平合理,是做到“阳光征拆”的首要条件,是贯穿整个工作始终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秉着一颗公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在主观认识上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线,才能做到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接触什么样的人,都能守住廉政的底线。
  今年,是我省“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建设的启动点和突破口首先建立在征地拆迁完成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四种意识”,进一步增强征地拆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扎实有效搞好征地拆迁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省土地统征整理中心
责任编辑:王丽华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