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总书记嘱托 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04.03.2018  13:32

“华保”来了

“华保来啦,快到家里坐坐!”增太加一出门,便碰上刚到村上的华青加。一见面,拉着对方的手就往家里拽。

华青加,兴海县财政局外债办干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恰当村驻村工作队员。

3年前,家住恰当村的增太加还是村上有名的懒汉。一家五口,就等着政策补助过日子。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家徒四壁的增太加一家被确定为村上的贫困户,可见了驻村工作队的华青加,增太加跑得比兔子还快。

为啥?

“政府‘兜了底’,懒散惯了,一点都不想靠自己。”气归气,村上的情况还是让29岁的华青加吃了一惊。

“驻村前,我想恰当村离县城也就80公里,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可到了这里才发现,因为穷,村里家家都有贷款;因为穷,村里还有好多光棍,没有钱娶媳妇;因为穷,村里根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原来,恰当村有173户843人。作为一个纯牧业村,村民的主要收入除了放牧,还靠采挖虫草,但当地虫草数量少、品质差,卖不了好价钱;虽然家家都有牛羊,但草场少,牛羊少,不成气候。

这头,贫困程度超出了华青加的想象;另一头,看着年纪轻轻、又没基层工作经验的华青加,村民们觉得“靠不住”。以前在恰当村工作过的“第一书记”尤拉太见状,笑着拍着他的肩膀打气,“万事开头难,我们慢慢来。”

望着尤拉太,华青加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好事,群众才会信任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对得起扶贫工作队这个称号。

说干就干。

住到村里后,华青加和其他驻村干部集中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贫困户,了解班子队伍、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集体收入等情况,对恰当村的村情民意有了全面的了解。

“村里没有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非常困难”;

“村级道路年久失修,无法正常通行”;

“冬季牛羊产羔后存活率低”;

……

几天下来,村民的“难心事”在本子上记了一条又一条。

“情况都了解了,啥时候能给村上办件实事?”就在老村支部书记多青加的盼望中,变化开始了。

“我们及时向镇党委反映情况,积极主动与上级财政、交通、国土等联点单位衔接沟通,相继筹资50多万元新建一所标准化的卫生室,配备医疗设备及药品;修建综合服务中心的围墙、大门和硬化地坪;对村级道路进行养护维修,村道两旁竖起太阳能路灯;新建87座畜棚;配备10个垃圾箱和一辆垃圾清运车;建设村级幼儿园楼房、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等。”

村民们见状,高兴地合不拢嘴。一来二去,熟悉起来的村民一见他,不叫他“华青加”,都叫起了他的小名——“华保”。

“驻村既要解决群众眼下的小事,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脱贫。”有了大家的信任,“华保”的劲头更足了。“其实,不少贫困群众都是缺少发展资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确定了为贫困群众‘创造发展条件,指导发展方向’,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发展,自力更生’的扶贫工作思路。”

华青加和搭档们一起,在兴海县格萨尔商业街扶贫产业园争取了一套商铺,每年以3万元出租,增加贫困户收入;争取到66.56万元扶贫资金,以参股形式入股给中石化石油公司兴海分公司,实现贫困户年人均分红640元。

2016年4月,工作队引导18户贫困户户均筹资2000元在恰当村建起第一家超市。商议后,承包给村民德却,每年户均分红555元。

“我从村上的互助协会借到5000元,买了1头母牛和3头小牛。现在,4头牛已经变成5头了!”贫困户更藏原本是村上的养殖能手,但因为父母常年多病,牲畜接二连三都被卖了出去。这几年,虽然想重操旧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有了政府的支持,日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我有信心!”

经两年时间的扶贫工作,贫困户的观念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就连增太加都“脱胎换骨”。

“村上不是实施了不少项目嘛,我就在工地上当小工,还出去帮别人挖虫草。去年,政策性补贴和打工收入加起来有三万多。今年,我打算再挣点钱,开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听完增太加的“新春愿望”,华青加连连点赞。

“华保来了!”不远处,又有村民笑嘻嘻地跟华青加打起招呼。

“嗯,来了。”华青加答应着,笑着朝前走去……(咸文静)

有“秘书”的田克双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既然我挑起了这个担子,就一定要有作为!”在村里,田克双不止一次这样说,同时,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青海省农牧厅农经总站副站长田克双自任职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优干宁镇德日隆村第一书记以来,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一项一项抓落实抓推进,切实提升了脱贫工作实效。

德日隆村有贫困户43户、165人。这些贫困户的居住位置、贫困情况,在村办公室墙上的“德日隆村贫困户分布图”和“贫困户一户一策情况表”上一目了然。

包村干部卡先加介绍,这是2015年9月,田克双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为了让工作队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全村贫困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德日隆村精准脱贫工作不让一人掉队。

拿出一本《藏语常用会话读本》,田克双说,这是自己在村里的“秘书”。

“要想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得融入群众打成一片。因为常常与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工作队成员、村干部都能听懂我夹杂着陕西话的普通话,我就是这样有时说着一口陕普话,有时冒出一两句藏语,再加上不规则的手语,与牧民群众拉家常,虽然闹出过不少笑话,但了解到了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也加深了同群众间的感情。”

现年52岁的贫困户卓措左脚患病,由于经济困难,就医不及时,已经感染恶化,田克双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省红十字医院取得联系,并多方筹措治疗费用,第一时间对卓措进行救治。

“真的是太险了!如果再晚几天,卓措可能要面临下半身瘫痪。这之后,我每次到她家时,她都紧紧握着我的手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你们扶贫工作队。’说到动情处,卓措热泪盈眶。”

田克双觉得,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虽是举手之劳,但对需要帮助的群众来说可是大事。牧民群众对扶贫干部能有如此强烈的情怀,虽说离不开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但这背后,却是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与鼎力相助,是用若干个集体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才换来了德日隆村家家户户的接纳和肯定。

贫困户公保加和妻子索南卓玛在村里既无住房也无草场,田克双将二人安排在党员活动室,一住就是两年,去年底,田克双与工作队积极为二人争取到了易地搬迁项目住房,着实让夫妻俩高兴了好一阵子。

“新住房位于县城,有80平方米,平时夫妻俩在县城打工,生活不成问题,现在已经属于县城里的人了;为了表示感谢,他俩还煮了肉送到村里来,我说,别感谢我,想感谢,你就感谢共产党。”田克双笑着说道。

水、电、路等设施滞后是整村脱贫的最大的困难。为此,他与工作队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和帮扶的重点,为村民拉电、打机井、铺设沙石路,两年来,先后落实到位各类项目资金2206万元,逐一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也为后期合作社发展打下了基础。

产业方面,田克双与村“两委”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争取扶贫资金680万元,建成高效牦牛养殖基地,并通过采取“牧户入股,定期分红”的机制,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社务工,村民的干劲由此调动了起来。

在一本记事本上,田克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

协调落实公益性岗位19人,其中林管员11人、草管员5人、信管员2人、湿地管理员1人,每人每月收入1200元—1800元;

确定特色产业脱贫30户121人,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脱贫14户17人;易地搬迁脱贫27户104人;发展教育脱贫22户32人;大病救助脱贫43户165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3户44人……

一串串看似枯燥的数据,饱含着扶贫工作队多少个日日夜夜初心不改的执着,德日隆村人也在第一书记忙碌的身影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美好未来。(刘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