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心里满意,我们觉得挺高兴的”

04.12.2016  16:06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青海新闻网讯 “借贵报一角,想感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几位医生和护士。他们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把我这个老妪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前不久,一封饱含真情的手写感谢信寄到了报社。通过与青大附属医院有关部门联系沟通,记者前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采访。

  走进十楼电梯口,看到就像平时一样,几名护士忙碌地穿梭在走廊里,“护士站”前几名医生和护士正在为一名患者交代用药禁忌,还有几名“白衣天使”坐在电脑前整理病情记录报表……

  得知有患者特意写了感谢信,医生和护士们并不感到意外:“我们每天接待的患者太多了,对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做的也都是该做的事,信中这位叫做‘程玉香’的患者。确实有点想不起来了。”

  最终,根据信中的病情描述,护士长调出住院记录,大家这才对上了号,一名年轻护士说:“原来是那个很有气质,住院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索’的阿姨啊!”

  几名护士忙完手头的工作后,跟记者聊了起来:“程阿姨写的这些,我们确实做了,不过不只对她是这样,对所有的患者都是这样,帮着他们打个饭、接个开水什么的都是常事,都是很小的事。如果真的能让患者心里满意,我们觉得挺高兴的。”

  护士长插话说:“主任总跟我们说,作为医护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是理所应当的,除此之外,如果能用点心思,给患者多一些关怀,让患者觉得病房就像春天一样温暖,那就可以说是把工作做好了。”

  科室主任刘大夫,采访过程中,他没有透露姓名:“不算什么特别伟大的事儿,这些事情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如果确实需要宣传报道,像你们说得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那就以我们科室的名义吧,能得到患者的认可,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

  简单说了几句,刘主任就离开了,要准备接下来的手术。护士们说:“主任每天忙得不得了,这种敬业精神给我们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说话间,一位准备去打开水的患者家属看到记者在采访,主动参与进来:“我叫仁青,64床的病人是我爷爷,我跟你说,这里的医生护士确实好,随叫随到,我爷爷七十多岁了,腿脚不方便,有时候干个啥我一个人弄不了,他们都主动来帮忙,叫的次数多了,我都不好意思叫了,他们会主动过来。还有,几个年轻的护士把我爷爷也叫爷爷,亲得很,我爷爷听得可高兴了!我给他们点个赞!”

  “虽然出院已经好几个月了,但我一直没忘记几个医生和护士对我的照顾,也一直想找个机会,想表达一下我的谢意。”电话采访程玉香本人时,67岁的她表现得很激动,“记者同志,我跟你说个实话,我手术前,给医生送了红包,但让我意外的是,手术成功后,刘主任退还给我,跟我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他不可能收下。为了不影响我的情绪,所以暂时替我保管了几天。拜托你一定要替我好好谢谢他们!”

  翻开医生和护士们的工作记录本,多是些专业的术语,如药物配比、治疗方案等等,记者虽然看不太懂,但是从患者的档案记录以及注意事项却不难看出:每一个患者,都是医护人员心目中的“VIP”。

  医者仁心。科室一名姓沈的医生说:“当我们设身处地地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时,就能理解患者就诊时的焦躁心情,就能多点耐心和体贴,就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除了‘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结束采访时,几位护士告诉记者:“请帮忙告诉程阿姨,她对我们的表扬让我们很感动,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今后还要争取做得更好,让我们的‘春天病房’给所有的患者都带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