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公益路 爱心千万里

19.01.2015  09:34
核心提示:  自1998年创刊以来,《西海都市报》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先后策划、组织并实施了数以百计的公益活动。刚刚过去的一年,西海都市报仅“西海公益”栏目就发起15场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

  自1998年创刊以来,《西海都市报》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先后策划、组织并实施了数以百计的公益活动。刚刚过去的一年,西海都市报仅“西海公益”栏目就发起15场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脚步遍及全省各地,参与人数过万,募集善款20余万元,募集物资价值近百万元,先后走进20所农村学校,受助学生数千人……新的一年,西海都市报公益再出发——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公益、传递爱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秉承“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难”的办报宗旨,《西海都市报》创刊17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活动,用真情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情怀,以公益传递高原古城的温度与温情,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11月25日,“希望工程25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本报“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自创刊起,《西海都市报》自觉肩负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身先士卒践行公益。一场场公益活动、一篇篇公益报道,只为让每个人的爱心充分涌流,让宝贵的公益资源在扶贫济困中得到充分利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城市更加充满爱。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17年来,《西海都市报》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被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被中国报业协会授予“中国都市报20年发展贡献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2014年,对《西海都市报》而言,是公益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

  2014年初,在慈善日益成为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成为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的当下,《西海都市报》再度发力,不断契合读者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创办“西海公益”栏目,让公益走向常态化、平民化,成为报纸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的一大品牌,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倡导社会和谐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尚的一大阵地。

  爱心助学、大病救治、环境保护……《西海都市报》充分发挥媒体与公益作用,形成责任媒体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协助政府将社会安全生活网织得更密、编得更宽、筑得更牢。一年里,“西海公益”共发起15场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脚步遍及我省各地,参与者上万人,募集善款209702.3元,募集物资价值近百万元,先后走进20多所农村学校,受助学生数千人,受到社会各界、读者和各族群众的喜爱与关注,绽放出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17年公益路,爱心千万里。走进2015年,带着爱与信念,《西海都市报》又出发了——“新年送新衣”公益活动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中心学校送去200双棉鞋,为湟中县山甲小学募集价值14万元的爱心物资;“新年微心愿”公益活动为西宁市双苏小学的202名学生征集微心愿……(详见A04、A05、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