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行进的路上——写在第十六个记者节

08.11.2015  18:18

  今天,2015年11月8日,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悄然而至,这是属于每一个记者的节日。在记者节,回望来路,抚摸岁月,百感交集;展望未来,砥砺前行,意气风发。

  一

  行走在青海——这方72万平方公里的高天厚土,记者身临其境,震撼人心的壮丽在展现,令人振奋的精神在涌动,催人奋进的动力在荡漾!

  捕捉社会热点,奔赴新闻现场,参与重要节会,挖掘先进典型,记者,始终在行进的路上,传递着最新、最快、最准确的消息。

  牛羊在阳光下啃舔丰草,候鸟在在湖边啄食昆虫,油菜、青稞、白杨、小草随风摇曳着坚韧的身姿……一路前行,一路感动——三江源二期覆盖面积扩大,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持续改观,雪山、湖泊、草地浑然一体,黄河源头“千湖”美景令人震撼。

  西宁的大街小巷,霓虹闪烁,人流如鲫;蓝色的青海湖畔,阳光明媚,四域祥和……一路前行,一路感动——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亦然形成,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路前行,一路感动——一个个先进人物,竖起一块块丰碑,丰富着青海精神的内涵。尕布龙,几十年始终如一,把群众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把对人民的忠诚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好形象、好作风,伫在群众“家门口”、立在百姓“心坎上”;廉福章,多年身居要职,“见了工作就上、见了荣誉就让”,亏欠家人大半生的他,退休后把做老伴的“拐杖”和“眼睛”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今天的青海人,正在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落实“四个全面”的要求,用智慧和力量,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美丽的青海,高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海力量的交响乐章,怎不让人感动,怎不让记者奋笔疾书?

  二

  记者,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份职业,更意味着光荣和职责。

  “基层是沃土,群众是老师”,本报记者真正体会了这句话的内涵。走基层看发展报道组、尕布龙报道组、廉福章报道组、杂多学生北京行报道组、和谐藏区行报道组……一个个报道组中,有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兵,也有想充电的老记者,他们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与老乡拉家常,话桑麻,汲取营养,捕捉素材。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记者的心与群众的心更贴近了。

  记者,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称谓。人们用“无冕之王”描绘记者记录时代的职业自豪。然而,“光鲜”背后的酸甜苦辣,又有多少人知道?

  从西宁到三江源腹地,2000多米的海拔高度差,带给人强烈的身体不适:头痛,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记者——白天访牧户、企业,看草原、河流,晚上加班加点赶写稿件。其中冷暖,或许只有自己可以体会。其实,如果你问记者,工作是否辛苦,许多回答是“辛苦”。但面对奔波的忙碌与疲惫,高原的风雪与严寒,记者在不知疲倦地行走、记录,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在行进的路上,记者在记录感动,也在酿造感动。“我是一名记者”,这是记者的工作,是记者的精神,更是记者的宣言。

  三

  记录时代的人,最知道时代的悲欢;守望社会的人,最了解社会的冷暖。

  对记者而言,不仅能在青海这片土地上发掘出更多的新闻富矿,见证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能参与进来,在风雷激荡的实践中,成就记者的职业理想与人生价值。

  与青海同行,为时代瞭望,我们更应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开展舆论监督,努力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恪守“蹲下来才能听到,俯下身才能看清”的职业要求,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牢记“敬畏事实”,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职业声誉,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职业底线,努力做到无愧于读者,无愧于时代。

  记录历史,也融入历史,影响今天,也融入今天。对记者而言,书写时代,瞭望未来的使命始终不会改变。记者节里,有欢歌,有庆祝,更多的是思考,是自省——记者应该时刻坚守在灯塔,忠实地记录时代,传承光荣与梦想,为公众展现前行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