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杂多同学的眼睛翅膀

19.08.2015  09:18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历史课!”8月18日下午,在北京参加“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的32名杂多学生,来到北京大学红楼,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这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参观中,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北大红楼的历史,以及新文化运动的起始。所有的师生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内容。

  杂多县的初中教师格来江才告诉记者,今年28岁的他和很多在偏远牧区的孩子一样,没有来过首都。而这一次,在《求是》杂志社的帮助下,他和他的学生们能来到伟大祖国首都一起学习和参观,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真切地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首都人民的热情,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作为带队教师,能够带着充满梦想的孩子们来到北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相信,这必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记录日记用心感受祖国的美好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一定用心去看、用心去学、用心去感受伟大祖国的美好,用心去体验北京的文化内涵,积极地向首都的叔叔阿姨同学们学习。每天我们都会把一路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以便回去与同学们一同分享。因为,我们就是杂多同学的眼睛和翅膀。”杂多学生赞三巴毛诚恳地说道。

  参观中,赞三巴毛总是紧跟着讲解员的步伐,不时地记录着。她告诉记者,平时只能通过读书来了解祖国的文化,通过电视来发现祖国的美好。此次,能够到北京来参观学习,已经激动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了!这次参观和学习,一定会让我们有不同的见识和成长,我们会将看见的、听见的、学到的全部带回同学身边,带回亲人身边,与他们共同分享,让更多的同学和亲人了解祖国的美好和强大,感受祖国的繁荣和富强。

   相关链接 :北京大学红楼,简称“红楼”,常被以“北大红楼”、“沙滩红楼”引用。红楼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北京大学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

  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大红楼更是成为新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的校舍。1953年,北京大学全部搬到西郊。1984年5月初设置了“红楼纪念牌”。2004年12月,北大红楼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