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颠覆

02.12.2018  09:41

  图为省内外媒体正在采访。黎晓刚摄

  ●“第一次来到西宁,颠覆了以前大西北留给我的干旱少绿的印象”

  ●“在西宁,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给我感觉是,西北城市西宁有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西宁市绿色发展做得非常棒,西宁值得我们进行宣传”

  ●“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中,西宁的理念和做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青海新闻网讯 “西宁市绿色发展做得非常棒。”“这次采访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西宁干旱少绿的印象。”“西宁令我惊艳!她有着江南城市的美丽韵味!”……12月1日,西宁成为中央、省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12月1日,“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兄弟省(市区)的38家重点媒体以及省内6家主要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兵分两路,奔赴我省8个市州进行采访。第二采访组记者第一站就来到青海省会城市——西宁。

  在当日上午的集中采访活动中,西宁市委宣传部负责人首先为记者们介绍了西宁的基本情况,之后播放了《绿水青山幸福西宁》《绿色发展看西宁》《全国绿化观摩会》《北川航拍篇》四部宣传片,通过宣传篇,大家对西宁绿色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市委绿发委、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规建局、市环保局、市湟投公司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工作亮点。之后记者们前往四个采访地点进行实地采访,大家看到了西宁正在全力打造绿水青山,看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生态环境的变化,看到了西宁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成果,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崭新西宁。

  “西宁市绿色发展做得非常棒,在南北山绿化、三河六岸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广大市民创造了一个个良好的生活空间。西宁值得我们进行宣传。”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社长何聪如是说。

  “绿色发展,西宁做得非常棒”

  “第一次来到西宁,颠覆了以前大西北留给我的干旱少绿的印象,在绿色发展中,西宁做了许多意义非凡的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西宁的城市面貌整洁干净,老百姓颇有精气神,生活在西宁,老百姓还是挺幸福的。”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联部主任何晓艺说。

  采访中,参加“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提出了一个个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问题:

  西宁,这个地处生态脆弱、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城市是怎样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的?高寒干旱缺水、曾经“山上不长草”的城市,在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中唯一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是怎样做到的?水环境治理,是许多城市发展建设中一道绕不开的难题,西宁是怎样来治水管水的?

  ……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7%左右,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城市,‘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当时真实的写照。”市委绿发委负责人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实现“西宁蓝”“高原绿”“河湖清”,背后靠的都是“党旗红”。我市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城市的成长坐标,全面实施“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等6大建设行动,专门成立了市委绿发委。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地方党委专门负责协调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部门,市委绿发委承担着绿色发展“研究所”“召集人”“护绿员”“督战队”的职能定位。同时,我市还积极优化制度环境,建立完善了全面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西宁,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北城市,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中,其理念和做法是比较靠前、先进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天津日报社记者佟迎宾如是说。

  “曾经西宁在生态环境上欠下一些账,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湟水河变得又黄又臭,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一系列困扰百姓生活的环境难题得以破解,西宁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在西宁,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光明日报社记者万玛加对本报记者说。

  “山绿了,天蓝了,风沙少了”

  尽管是冬季,但是北山美丽园依然可以看到些许绿色,它们是油松和云杉。园内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昭示着公园其他三季的美丽。

  走进北山美丽园,记者们一边听着市林业局负责人的介绍,一边向前走着。西宁北山曾经地质灾害多发,我市持之以恒加以治理,变“危山”为“泰山”,让数万名群众远离危险;开辟了从东到西、长约17公里的大型公园;建设了北山烟雨、京韵青风等景区。北山美丽园区域内6000亩绿地被永久性、强制性保护起来。同时,市林业局负责人还告诉大家,由于西宁人格外珍惜热爱绿色,29年来全市上下如愚公移山般地绿化南北山,让荒山秃岭披上绿装。西宁人坚定不移绿化南北山的事迹、北山美丽园“蝶变”的故事,深深感动了许多记者。

  采访中,经济日报社记者石晶说:“我在西宁住了好几年,我深有体会。我的评价是,山绿了,天蓝了,风沙少了,山洪没有了,水土流失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少了……这就是成果。”石晶说,有几天早上起床后,她注意到,大晴天的,家里的窗户玻璃上竟挂着水汽,这在以前的西宁是闻所未闻的。

   “西北城市有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第一次来西宁,我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出现高寒缺氧的状况,我想这与西宁通过多年生态建设改善了环境有关。走进北川河湿地公园,给我感觉是,西北城市西宁有了江南水乡的韵味,生活在西宁挺幸福的。西宁城市水文章做得非常好,河湖清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这些都是我此次采访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武辉说。

  幽雅恬静的湖泊、沉静朴实的栈道、古色古香的亭台、惟妙惟肖的雕塑……走进北川河湿地公园,记者们连连称赞公园真美。

  北川河湿地公园是我市成功打造的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又一处标志性生态景区,是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的重点工程。近年来,我市成功创建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树立生态治水理念,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我市有效整合河道治理、截污纳管、水体净化、河岸绿化和景观功能提升等项目,先后实施了南川河、湟水河干流、北川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形成137万平方米景观水面,建成开放了面积达173.5公顷的北川河湿地公园,呈现出大绿化、大水面互融的城市百里生态水系带状风景线。当记者们了解到这些并目睹改造提升现场后,纷纷称赞“了不起”。

  采访中,西藏日报社记者裴聪对记者说:“谈起西宁的变化,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的老公是西宁人,在西宁我们有家。今年9月份我在西宁住了一个月,感受到了这里的天蓝、地绿和水清。碧绿的南川河畔,紫红色的绿道在延伸,早晚市民们在南川河畔健身,这里的人们生活得真惬意。”

  当晚,参加“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还登上浦宁之珠,欣赏到了西宁璀璨夺目、美丽无比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