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们这样走过:搬迁搬来新希望

11.01.2015  10:32

  1月4日,天气晴朗,却寒风瑟瑟。坐落于北巴滩草原、依公路集中新建的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瓜什则草原新村,普照在阳光下。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文化活动广场、藏式民居,新修的硬化路,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热水器、健身器械,展示着新年的新变化。

  “这两年全县整合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和异地搬迁项目,将瓜什则村160户无畜少畜户从30公里外的山区搬到县城边。并统建成60平方米的房子、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彻底改善了全村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陪同记者采访的县扶贫局局长华泽加介绍。

  村口第一家是个小卖部,也是藏族妇女才多玛的家。看到来人,说明来意,才多玛将我们让进炉火通红的卧室。一盘土炕,几个小凳,简单却很洁净。倒上热腾腾的奶茶,端上自制的油果子,通过翻译女主人与记者攀谈起来。

  “以前住在离这里30多公里的山里,全家6口人挤在一间‘土担梁’的房子里,冬天漏风,夏天进雨,还担心坍塌。家中惟一的牲畜是一头黄牛,生活来源仅靠丈夫打工或挖虫草,收入极其微薄。为了生计年年贷款生活,现在家里还背负着4万多元贷款。”若不实地了解,真不敢相信同德县农牧民贫困程度之深。基础设施差,因病返贫率高,迫使农牧民生活走上了一条年年贷款只还息,无力偿还债高筑的恶性循环之路。目前,全村160户无畜少畜户就有6000万元贷款。

  2013年自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全县创新扶贫思路,转变扶贫模式,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和能力建设五大类扶贫项目,采取三分之一牧户搬迁到县城定居,三分之一牧户搬迁到农业点定居,三分之一牧户在原有草场放牧的“三分天下”战略,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才多玛一家是全县7897户住房新建、改建户之一。自去年8月搬到新居,她将客厅改成小卖部,做起了小买卖。“别看是个小店,每月收入也在六七百元之间,这样她家就能彻底告别‘饱一顿,饿一冬’的生活。”村民贡青南加说。

  才多玛说:“现在好了,每家自筹1.9万元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新房子,还搬到了县城边上,丈夫去县城打工更方便了,每月能挣回一二千元。娃娃们上学、家里人看病都很近。

  “现在政府在巴塘扶贫产业园给村里修建了有机肥料加工厂,一开春就能投产,村里像才多玛丈夫这样的劳动力就能到厂里上班。到时每家的收入还会翻番,再过一两年就能还清贷款,过上殷实富余的生活。”华泽加补充到。

  零星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嬉闹,打破了村里的宁静。新年伊始,随着三年扶贫攻坚规划顺利实施,才多玛期盼“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的梦想已不再遥远。(罗连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