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供给仍然比较充裕

06.05.2014  20:15

      《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辛富,就业需求巨大。由于采取了积极的人口控制政策,中国人口增速不断放缓。仅从总体数量上来看,目前中国劳动力供给仍然比较充裕,但是人口结构和劳动参与率都有所变化。

      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呈现“纺锤形”分布。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为22246万,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2万,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5万,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万,占8.87%。

  二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82~2011年,中国0~14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33.6%下降到16.6%。201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占总人口的13.7%,比2010年底增加0.47个百分点。2006~2011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从7.9%上升到9.1%。

  三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2010年微降0.10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比2011年减少345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2011年底下降0.60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

      报告认为,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但劳动力供给总量充足,劳动参与率仍处于高位水平,经济活动人口的总量还没有大幅减少。因此,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压力仍然很大。

      报告提出,在新形势下,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多方面着力,才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向更高水平推进。一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应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对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二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和创业。当前,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点,应在继续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同时,不断增强就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当通过加强工作部署、督促、检查和评估,着力推进重点群体的政策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潜能和效力。三要完善劳动标准体系,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应尽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标准体系,完善劳动标准的程序规范。健全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劳动标准工作机制。四要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稳定的就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惠及全民、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五要加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深化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六要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建立公平的工资分配机制。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促进不同所有制、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平衡,防止收入差距扩大。七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八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