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努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

07.07.2014  11:21
      7月1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人才处获悉,截至去年年底,西宁市人才总量达9.3万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达1.4万人,高技能人才1714人。今年,我市继续深入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借智引才力度,努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为“两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真金白银重奖优秀人才

      市委、市政府坚持服务优先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相继出台了《西宁市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若干意见》、《西宁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等制度,每3年从全市各领域推选一批人才工作先进集体、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并给予先进集体5万元、优秀人才10万元的重奖。

      同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市政府每年划拨2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工作开展。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经常性地开展走访慰问和关爱服务活动,征求意见建议,积极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市人才办在安排优秀人才赴外疗养、专题培训、观摩交流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开展了“百名优秀人才健康体检”活动,对全市200名各领域、各行业优秀人才进行免费体检。另外,积极落实向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发放住房补贴等政策,着力营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

      十项工程孕育更多人才

      实施“人才集聚工程”,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各项政策措施,集聚优秀人才;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各类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孵化器工程”,通过建立人才“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场地、政策等相关的公益性服务;实施“专家服务团工程”,组织优秀专家开展“西宁市专家团服务基层”活动;实施“青年人才开发和引进工程”,进一步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储备力度,提升未来人才竞争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工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培养锻炼后备人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加快教育人才高地建设;实施“人才工作品牌工程”,努力打造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品牌。

      “西宁人才金港”9月投入运营

      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共同培养的“西宁人才金港”,将于今年9月投入运营。

      “人才金港”的运作模式是以企业等各领域需求为基础,通过集聚和发挥高校教育资源和人才智力资源,构建覆盖重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联合培养基地,形成政产学研结合的公司化运作的一体化大平台。我市将依托“西宁人才金港”,提供人事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教育培训等服务,探索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