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侦破首例盗刷境外信用卡案

27.10.2015  17:37

  资料图片

   近年来,银联信用卡被盗刷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些人盯上了外国人持有的境外信用卡,他们天真地以为如果受害者是外国人,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难度大,且境外信用卡不需要密码,他们便疯狂作案,殊不知,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

  初露端倪

  8月12日17时,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来到西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称通过后台技术监控发现,在西宁的各大涉外酒店,有个人利用境外信用卡进行大额的预授权和消费,怀疑其中有蹊跷。

  所谓预授权,即持卡人入住酒店时,酒店按照入住天数,根据酒店预交押金的规定估算出消费金额,要求持卡人通过刷卡先行交付押金。实际上这钱还是在持卡人的卡内,并没有支付给酒店,这笔金额只是暂时被冻结。退房时,酒店会按照持卡人实际消费的金额,办理预授权完成手续进行结账。前台人员会从预授权额度里,扣除实际消费金额,剩余金额的冻结资金将被释放。

  警方接警后立即进行侦查,通过调取各大涉外酒店的监控录像,确认报案属实。民警在查看酒店的监控视频时,发现3名可疑男子。他们短时间内在西宁各大涉外宾馆频繁刷用预授权,而且每次的刷卡金额都在5000元到30000元不等,当天入住酒店,第二天就在酒店进行大额消费,有一次的预授权刷到了30000,第二天就把30000元全部消费殆尽。

  民警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盗刷境外信用卡案件,而此类案件在我省尚属首例。

  抓捕归案

  警方非常重视此案,除周密部署,安排警力在各个酒店附近蹲守外,还从酒店的监控视频入手,掌握到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常住小区的线索。但是犯罪嫌疑人具体住在几楼几号,警方尚不得而知。

  “我们在一个单元的16层垃圾箱里面发现了很多涉外酒店的手提袋,还有火柴盒,我们觉得犯罪嫌疑人可能就住在这一层,最终确定后,果然将犯罪嫌疑人于某抓获。”姜警官告诉记者。

  被抓后,于某如实交代了同案犯来某的落脚点,来某随即落网。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得知两名同伙被警方抓捕归案后,主动到公安局投案自首。

  利益驱使

  通过对3名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于某交代了案件的始末,原来他之前在青海开煤矿,投资失败后辗转去了上海,偶然进入了一个盗刷境外信用卡的圈子,他暗自认为这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于某坦白道:“我通过关系网从香港一个叫明仔的人手里购买了一些伪卡(伪卡就是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复制真实信用卡的信息,之后违法套现的信用卡),然后又从一名泰国人手上购买了一些存有持卡人真实信息的磁条。”据了解,直到被抓前,于某从泰国人手中购买了30条信息,现在已经使用了24条。也就是说他已经盗用了24名外国人的信息。

  警方告诉记者,这些外国人的信息极有可能是他们在东南亚旅游消费的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偷偷复制,然后高价卖给企图制作伪卡套现的不法分子。

  不法分子制作出伪卡后,一般情况下都在酒店刷预授权,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他们也直接在酒店刷消费,买的都是些高档烟酒。因为西宁市现在只有部分酒店开通了外币通道,所以犯罪分子只能将目标锁定为涉外酒店。

  根据民警所掌握的情况,截至案发时,涉及此案的涉外宾馆总共有15家左右,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

  谨慎消费

  如今我省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消费的时候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避免信用卡被不法分子复制、盗刷呢?民警提醒广大消费者,消费时请尽量使用现金;消费者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芯片卡,芯片卡不容易被复制,而且设有密码,更加安全;尽量不要用境外信用卡网购,以免留下个人信息;平时在使用时也请注意将信用卡背面的CVV号码遮挡起来。

  那么商家在为顾客刷境外信用卡的时候,怎样辨别消费者的卡是真是假呢?西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魏生龙说,看一下他所持有的信用卡的卡面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有账号、VISA标志、银联标志,以及注意关注持卡人的信息姓名是否完整,再看刷卡后POS机小票签购单上的信息是否和卡上的信息一致。

  民警表示,市民如果遇到信用卡被盗刷,应该在第一时间报案,以减少和追回损失。如果某张信用卡很少使用,最好注销或冻结,避免被盗刷后还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