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15.08.2016  22:09
  2008年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以全面提高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综合实力为抓手,以引领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专利申请6799件,为“十一五”的3倍,总申请量突破万件大关,7 件专利获中国专利奖,商标注册9934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2500件,著作权作品登记143件。特别是2015年,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居第一,其中专利申请受理量达2590件,比上年增长68.8%,专利授权量为1217件,比上年增长96.6%,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35件,比上年增长43.9% ,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专利质押贷款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增长率居全国第一。
  主要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 抓管理。建立了青海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组织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知识产权工作。 二是 抓环境。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制定出台《青海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和《青海省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办法》等政策,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三是 抓创新。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发展理念,在狠抓数量增长的同时,围绕我省盐湖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开展重点企业专利战略引导工程,组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企业管理规范工作,在锂、镁等产业组建以专利、标准、商标等为纽带的知识产权联盟,并开展企业专利“清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达30%。 四是 抓运用。将专利运用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工作,深入组织实施专利推进工程,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应用。“十二五”期间,我省106件发明专利通过自主实施、许可他人实施、权利转让等方式实现了转化,实现产值374.7亿元,有效推进了产业发展。如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固体钾矿的侵泡式溶解转化方法”专利技术,新增可采钾资源基础储备1.37亿吨,新增销售收入99亿元,新增利润40.8亿元。 五是 抓保护。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在重点领域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培训工作,做到“打防”结合,为企业合法经营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如针对我省青稞酒行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易发多发的问题,加大专利侵权案件执法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培训,有效遏制侵权发生,维护青稞酒行业良性竞争发展。2016年6月,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知识产权规范化培育市场。
  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我省创新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 一是 全社会专利意识不强,创新、创造、运用和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任重而道远。 二是 专利管理体制不顺,涉及部门多,协调任务重。目前,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中,我省知识产权局是唯一一家县级事业单位,宏观协调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能力有一定困难,且各市、州、县均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 加快知识产权机制体制改革。建议适时开展以专利、商标、版权等构成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形成有效合力。 二是 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根据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相关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职责,做到知识产权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